時間:2012年7月4日11:10 pm,集合時間晚上九點十分。
班機:荷蘭航空KL808
領隊:Andy Chen
團員:25人,有一家四口x2,夫妻檔x4,三人行x1,雙人行x1,母子檔x1,單飛x2。職業有大老闆,醫師,牙醫,公務員,退休人員學生還有老師。

第二航廈的長榮航空Hello Kitty 自助check in櫃台。男人不知道會不會覺得用這個很唉呦。

第二航廈天花板。有著花俏的裝置藝術,不要漏水比較重要啦,最好第一航廈重蓋。

夜間飛行很累,遇到幾次亂流機身晃來晃去,還好是台北直飛阿姆斯特丹,只要十二個小時,當中吃二餐,第一餐雞肉和馬鈴薯泥,酸沙拉和布朗尼,我覺得很好吃,但是我忘記拍照。與我同行的Maggie睡著了漏掉這一餐。我睡不好半夢半醒看了三部片。

Day2,2012年7月5日

第二餐是早餐,我討厭薯餅,要是改成馬鈴薯泥就好了。KLM也有賣紙杯上圖案的咖啡杯組。
在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機場停留還滿長的,外加臨時換登機門走好遠,光是要進入登機門就要檢查半天,我還被摸全身。史基浦機場應該是我最常經過的機場,去年去秘魯也是搭KLM。

第二段航班從阿姆斯特丹到芬蘭的赫爾辛基。飛行時間約二個小時,只提供這個小餐點,還有焦糖夾心的餅乾和飲料。這就是我們陽春的午餐了。

來到了芬蘭的領空準備要降落了。芬蘭號稱千湖之國,從空中看就知道。

這段航班是KL1148,我的座位夾在中間,左右都是同團的女士,只有左邊的老闆娘一直跟我聊天,右邊的團友沒有跟我說過一句話,倒是後來我想看芬蘭的領空,她很大方跟我換座位,讓我可以靠窗拍幾張照。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赫爾辛基地處波羅的海重要的樞紐地位,有波羅的海的女兒之稱,在歷史上一直是瑞典與俄國兩大強權爭奪的目標,到今日這個城市融合俄國風格的建築及北歐城市的特色。所謂的走馬看花就是我們只有在這裡停留半天,參觀四個點接著又趕著去搭船過波羅的海去愛沙尼亞的塔林。

機場裏面的商店,這個魯魯米是芬蘭人創作的,變成了芬蘭的代表。魯魯米好像是台灣人取的,原文是Moomin。沒有時間逛商店,領隊要我們趕快到入境大廳。

入境大廳的木雕藝術。在入境大廳等好久,Andy要我們自己拖著行李然後上一輛小巴士,第一站就是要到白教堂,也就是赫爾辛基大教堂。這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下午一二點了。


芬蘭地圖 (取於維基百科) 。果然是千湖之國,其實有十八萬多個湖泊,也有將近十八萬個的島嶼。69%的國土被森林覆蓋,歐洲第七大國。首都赫爾辛基,是緯度第二高的首都,第一高就是冰島的雷克雅維克。

◎上議會廣場,赫爾辛基大教堂(Helsinki Cathedral)

運氣很好一下車來到這裏天氣好得不得了,氣溫約二十四度左右,很舒服的天氣。藍天白雲陽光普照。

大教堂位於一個大廣場,叫作上議院廣場,聳立的白色大建築物很難不看見,這裏地勢平坦,赫爾辛基是個海港,但是大教堂的地基位在一個小山坡上,等於是最高的地方,望過去即是海港。

赫爾辛基大教堂是芬蘭路德會赫爾辛基教區的主教座堂,最初尊崇的是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直到1917年芬蘭獨立,都稱為「聖尼古拉教堂」。我們當地的導遊是個大陸女子,講一口大陸腔,很不習慣,怎麼聽就是覺得官腔,更可惜的是,才要開始第一個景點就吃閉門羹,因為教堂裏正好有婚禮,裏面的人不想給觀光客打擾,乾脆把門一關,甚麼都看不到,只拍到外面的新娘禮車。

教堂興建於1830-1852年,由恩格爾(Carl Luwig Engel)設計,為新古典主義風格,能容納1300人。根據維基百科,教堂平面為對稱的希臘十字形,四面都有柱廊和三角楣飾。主入口位於西側,祭壇位於東側。四個小圓頂模仿了聖彼得堡的聖以撒大教堂。此外還有2個單獨的鐘樓,屋頂上安置有十二門徒的鍍鋅雕像。照片裏拿鑰匙的應該是聖彼得。在大教堂興建以前,此處有一座較小的教堂烏爾麗卡·埃利諾拉教堂,主保聖人是瑞典女王烏爾麗卡·埃利諾拉。

廣場上還有一個雕像,那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 II)的銅像。說起來芬蘭是很有氣度而且也會保留歷史的痕跡,就算是獨立了而且過去也十分痛恨被俄國統治,這個雕像依然豎立在此,而不是把它拆掉。

領隊千交代萬交代要我們小心扒手。這裏是著名觀光景點,有很多觀光客,也有很多扒手,據說扒手不是當地人,而是自從芬蘭加入歐盟之後,門戶大開,很多外國人就混進來,乞討或是當小偷。

中間是亞歷山大二世的雕像,下面四個女神代表和平科學藝術和正義,代表正義的女神也是芬蘭的象徵。

搞不清楚這是哪一個女神,只覺得有鳥停在很適當的地方。

這女神摟著一個有翅膀的少年。

亞歷山大二世頭上有海鷗。不知道臉色發綠是不是鳥糞的關係?

當時天氣很好,陽光反差很大,拍照的時候我根本不確定銅像是不是拍得清楚。原來這台類單眼的效果還真是不錯,不過我還是很不習慣。

看到台灣沒有的電車覺得很新鮮。

除了白色教堂,廣場其他三面都是黃色建築。

正對教堂這邊的建築應該是民宅,還有紀念品店。

紀念品店的外面總會花巧思吸引顧客,有時是美麗的盆栽有的是大玩偶或是標本。

這裏家家戶戶看過去窗明几淨,可以看到白教堂的倒影。

這只是一家庭院餐廳的擺設。很古色古香像是森林裏的小木屋。

站衛兵的地方是總統府。這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是議會制雙首長制,不像丹麥瑞典是君主立憲制。匆匆看完大教堂又趕去看另外一個教堂。

◎烏斯佩斯基大教堂(Uspenski Cathedral, Helsinki)

這個教堂跟第一個參觀的教堂全然不同,這是北歐規模最大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為聖彼得堡的建築師Gornostayev設計,烏斯本斯基(Uspenski)一字由俄文uspenie而來,意為昇天。

建築的風格為俄國拜占庭風格,也融入羅馬特色,教堂的正面是磚紅色,其磚頭是從Aland島上的Bomarsund堡壘拆除下來的,洋蔥是金頂由四個石柱撐起,共有13個,代表基督還有十二個門徒。裏面金碧輝煌,金光閃閃。

領隊簡單說,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與天主教最大不同在於天主教有教皇,東正教只有教區的教主。不過東正教的建築特色與天主教的還是很不一樣的。

這是教堂望出去附近的某個建築物屋頂,這種拱形屋頂外加風向旗的裝置很常見,而且還會標示建築的年代。
教堂的旁邊露台可以遠望港口。

圍欄上停了一隻鳥,一定要用來試試我的長鏡頭功能的。

不知道冬天的北歐是甚麼光景,但是夏天的北歐生命盎然,石縫中也冒出花朵。簡單參觀完教堂又要去另外一個景點了。

這是郵政總局。

途中的建築。

現代博物館。

◎岩石教堂Temppeliaukio Church
一看到這個很不起眼的教堂,我很懷疑我們是走對路還走錯,這怎會是個教堂呢?而且我心中一直納悶芬蘭人是虔誠的基督徒嗎?後來才知道這個教堂也不完全只是教堂還是個音樂廳。

整座建築物完全隱身於岩石裡,形似飛碟般的外觀,是芬蘭現代建築傑作之一,原本就是把岩石地形的地方把岩石敲開挖空,再把挖出來的石頭砌成教堂的外牆,高有5-9公尺,最特殊的則是銅製的碟型屋頂。導遊說這個屋頂是銅條繞成的,說這銅條攤開有12公里長,寬有2公分,是個絕佳的音箱。

教堂外面也很低調,外人根本也看不出來這是一個教堂,上面有個小小的告示牌寫著這個岩石教堂於1969年完工。

這個教堂屬於路德教派,教堂裏面沒有甚麼擺設。

岩壁上很簡單地架上鐵條好讓信徒點蠟燭許願。

這樣就可以看到很驚人的天花板了,旁邊有180個天窗。

有管風琴也有簡單的祭壇。至於這個盤子,可能是裝聖水的地方吧?

還有第二層樓的座位。

很驚人的銅條吧。

還免費贈送很多國語言的福音卡。

教堂對面有個紀念品店,我只看不買,趁店員不住意偷拍照。

外面就可以光明正大拍這隻麋鹿了。據說耶誕老人來自於芬蘭。

所以禮品店也要應應景,即使現在才七月份而已。

連標本都出來了

◎西貝流士公園Sibelius Park

看完三個景點大家只想尿尿,於是導遊就帶我們到湖邊旁邊的公共廁所,正常上廁所都要付費的,還好有一間不用。這裏到處飄棉絮,很有阿凡達當中那個有靈性的種子。

為紀念音樂家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當地市民建立了這個公園,這位音樂家創作的芬蘭頌,描述芬蘭當時被俄國統治的悲愴心情,一心渴望獨立與自由。這是西貝流士的銅像。

這鐵管造型的藝術造型代表的是西貝流士的樂音,型狀像是管風琴,高有十公尺有500多根鐵管,我覺得很醜說。據說風吹過也會發出呼呼的聲音。

公園一角,很多人躺在草地上煎魚,我好想拍他們穿著清涼優閒曬太陽的樣子,又怕被罵,不少男人乾脆都打赤膊騎單車或是坐在板凳上。之後就去吃晚餐了。

來到赫爾辛基的第一家中國餐館,菜還可以,大家都很餓,我也懶得拍照,吃飯比較重要。

其實我對北歐人一直沒有好感,因為他們往往一付很自負優越的樣子,至少我在國外遇到的瑞典人都是這個樣子。我記得我的瑞士朋友T也有個芬蘭朋友,有一次跟她們出遊就是覺得她們冷冷的,不太鳥人。可能是慢熟也有可能就是瞧不起亞洲人。人大概都是這樣吧,生活在富裕無憂無慮的環境下自然不懂得體諒別人,甚至會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其實連台灣人也因為貧富差距也有狗眼看人低或喜歡炫耀財富的臭嘴臉。

吃完晚餐後就搭渡輪橫過波羅的海來到愛沙尼亞的塔林,第一二天這樣舟車勞頓真是累到不行。

導遊問我們想不想聽芬蘭頌還是要聽解說,結果沒幾個人要聽音樂,那我就自己回來找youtube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andawei111 的頭像
    amandawei111

    阿慢打胃之不落閣

    amandawe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