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趟旅行我們在這一家飯店住了二夜,但不是連續二夜,是今晚和後天晚上。我們算是運氣很好剛好遇到愛沙尼亞民俗節的遊行。旅行最大的收穫往往都是出乎意料的。原本我只是想要跟Maggie在飯店附近散散步,後來又遇到Jack於是我們三個人本來打算從左走到吊橋,然後由對岸繞一圈然後再走回另一座橋回到飯店。
當時也沒有注意其實飯店前面的那一片空地並沒有延伸,而是一個半島,一邊是河流Daugava另一邊則是運河。這個人就這樣悠悠哉哉在運河邊釣魚。
我猜這裏算是小船停靠的運河小港,不過沒有停船。後面是通往市區的橋。
我們以為可以沿著這一片草地一直走到另外一座橋。
卻沒有先好好研究這一個地圖。我們的飯店就是Radisson Blu,這樣就比較清楚我說的半島是怎樣了吧?
太陽還沒有下山,但是陽光斜射顯得景有點暗。
這座橋上還有電車通行,我們這一岸算是新社區,沒多遠就有一個很奇怪的建築,據說是市立圖書館還在蓋。
我們以為只是周五的晚上這裡有音樂會之類的,也搞不清楚這五個圖騰代表什麼?
還以為是公共造景。猜猜後來會怎樣?
這張照片就可以看到飯店和旁邊的圖書館。
這一塊沿伸的半島除了有個空地辦活動,還有一個沙雕藝術公園,入內要付費,外面都用草蓆圍起來。這裡也種一排小樹,樹開滿了白色的花,散發淡淡的清香。飯後能這樣散散步也挺不錯的,也有當地人在騎單車。
發現沒有路可以通到吊橋,回頭走就看見二位穿著傳統服飾的老太太,語言不通之下我只比說可不可以跟我合照,老太太很大方也很親切。
之後走上這座橋,直達舊市區,Riga里加的舊城也在1997年評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遺產。
從橋上看就可以看到沙雕了。
這種用鎖頭來訂情的方式聽說大陸也很流行,鎖好的鑰匙要丟到河裏去,這樣二人就不會分開了,真的嗎?
其實太陽還很亮,因為還有日光節約時間調快一個小時,所以到了十點多天色才變暗。
這大型雕像是建立在蘇維埃時期,雖然波羅的海國家渴望自由獨立,獨立之後也沒有把過去的歷史抹滅,這樣大家反而會記住歷史的教訓。旁邊黑黑醜醜的建築物是個博物館。
我們這一團出來晃的還有另外三個好友還有一個自己參團的女性,一來到這裡大家又巧遇了,很幸運恭逢這一次聖會。當時我一點都不清楚是在幹嘛,只知道很多團體穿著傳統的服飾,彈奏著傳統樂器或是清唱歌曲,老的少的全部加入。
走到廣場的時候好多穿著傳統服飾的團體舉著旗子,有個唱歌有的演奏樂器,好不熱鬧,氣氛也很融洽愉悅,也願意讓我們拍照。
在波羅的海三國有一個很重要的節慶叫作民謠節,是每五年仲夏舉辦一次,當時我並不知道,是繞完一圈回飯店上網打卡說我看到的狀況,姊夫說那是民謠節我很幸運,不過我回飯店的時候跑去櫃台問外面的遊行是怎麼一回事,他跟我說是Baltic Folklore Festival,是Baltic region舉辦的一個節慶。我上網查發現上一次的民謠節是2008年,如果是五年一次那應該不是今年而是在明年,所以說我看到的應該不是民謠節,而是飯店櫃台說的波羅的海民俗節。只是網路上沒有太多的英文說明,大致解釋是一個國際民俗節,有歌謠民俗舞蹈的表演和遊行,難怪我也有看到來自於美國和別的國家的團體來插花。走馬看花之旅還可以看到這麼珍貴的畫面也值得了。
唱歌,對於波羅的海的人民原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除了唱出日常生活的心聲,也唱愛祖國的音樂,甚至當作抵抗外國侵略的一種軟性抗議。例如Baltic Way波羅的海之路就是一次很具代表性而且很感人的一個示威活動,在1989年八月二十三日,二百萬的人手牽手連成600公里,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到立陶宛,抗議蘇維埃的佔領並且渴望獨立,過程中也有唱歌來表示他們的心聲。(原來台灣之前那些政治活動手牽手心連心都是學人家的)
而自古以來這群波羅的海的子民好幾世紀就喜歡唱歌,甚至有上百萬首的民謠在流傳,也成為波羅的海口傳歷史的一部分,敘說著人生哲學,婚姻愛情,生老病死。之後波羅的海人乾脆學習德國人組織合唱團演奏會,並於1873年開始舉辦民謠節,有45個歌謠團,1019個人參加。其中很多人也志在利用節慶來團結人心激發愛國情操產生國家民族認同感。之後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宣布第一次獨立。不過二次世界大戰後後來又被蘇聯占領,波羅的海人民乾脆舉辦民謠節來對抗蘇維埃政府,這叫作Singing Revolution。
之後1948年民謠節還加入了舞蹈,民謠節擴大舉辦應該是獨立之後開始。至於我當晚看到的這個Folklore Festival又有甚麼不同呢?也許是發現五年才舉辦一次太久了,乾脆每年辦一次改個名稱,而且可以邀請其他國家加入,何樂而不為呢?
不知道組歌謠團要不要花很多時間練習,周五的晚上大家聚在一起盛裝打扮一起唱歌遊行跳舞喝酒,我倒覺得也滿好的。
而且沒有年齡限制,不用像夜店只限年輕男女,也不像KTV是密閉式而且都是唱那些靡靡之音,大家一起唱民謠唱國歌唱愛國歌曲,可以發洩精力,更可以傳承自己的習俗和傳統,真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甚至非常有觀光價值和國際交流的意義。
我也好想穿穿看這些衣服喔。
不必像巴西嘉年華會那樣袒胸露背,大家理性多了,不是想藉機狂歡鬧事。
還能發揚國家音樂和傳統樂器。
穿傳統鞋子戴桂冠吹奏著風笛是不是很有異國風情?這跟蘇格蘭的風笛很神似,是不是因為跟祖先是維京人有關呢?
英國北愛爾蘭也有一個bonfire festival營火節,這些歐洲人說著不同的語言,還是很多共通之處。
我好想有這樣的背心裙和靴子喔,這女生穿的這種靴子在挪威的維京船博物館裡面就有展示。
這個建築正是黑人頭之屋。之後里加的市區導覽我再說明好了。
你看他們也有穿格紋。不知道這一對是不是情侶,我要拍他們可是很大方的。
也有靦腆的少女。真像豐收小女神。
你看還有獸皮鼓
這樣的頭飾又跟荷蘭的傳統服飾有點像。
有的服飾是土耳其或是韃靼族的打扮。
這個很阿拉伯風,就清一色男生。
我們後來從廣場走到另外一個廣場,遊行還是沒有間斷,要不是因為Jack有時差已經開始昏沉,我們就會自己先繞了舊城一次吧。
這一個廣場則有很多的餐廳夜店,甚至還有搭棚子現場演唱。
bling bling的公共造景。
石頭與鐵片結合的醜恐龍,其實是工藝品的活廣告。
現場豐滿美女演唱英文爵士歌曲,很好聽。
太陽快要下山了,如果能更一起體驗一下里加的夜生活,坐下來喝一小杯不是很好嗎?
路上人很多,應該是當地人盛裝出來度周末。
我們還是繞了一小圈來到這個教堂。
很花俏的建築,最上面有一隻狼的雕刻,據後來的地陪說那是當時的一種流行,喜歡用動物來裝飾。
沒注意這是誰,但是我喜歡這裏的新古典風。
還好是我買的書有說這個是德國不來梅市送給里加市的雕刻,不然地陪根本沒有講正確。典故是格林童話裏的不來梅的音樂師,就是驢子狗貓和雞,當牠們四隻不是要被遺棄被宰的時候逃脫出來然後湊在一起本來想要一起唱歌當樂手,卻沒想到牠們奇怪難聽的歌聲嚇走了歹徒,這也讓牠們生命找到了出路。可參考維基百科不來梅的城市樂手。
鐘塔
天空的彩霞也滿美的。
走回來了,我們還在想說這遊行隊伍走到哪裡去了。
原來就是在我們飯店前面那個半島的廣場上,然後把那五個標誌給燒了。
這次我的新相機的功能就全力施展了。35倍放大。而且太陽根本看不見了說。
真是賺到了。
我還錄影錄了一小段,當中還有Maggie的聲音「你看這個小仙女!」哈哈。我還不會錄影剪接,等我學會來再弄漂亮一點。
- Jul 22 Sun 2012 00:54
走馬看花遊北歐三國+波羅的海三國Day3:Baltic 2012 Folklore Festival(五)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