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來馬來西亞的原因很簡單,我本是衝著東馬的熱帶雨林來的,今年帶完畢業班剛好有一個完整的暑假不用上輔導課,我決定北疆玩回來後再安排三周到馬來西亞旅行,時間長,乾脆西馬東馬走一回。請旅行社朋友訂吉隆坡來回機票,剩下的就是找網路資料,在學校圖書館借了所有有關馬來西亞的書,還有瑪杜莎旅遊書。巧得是曾經在東馬古晉當過華僑學校校長的瑪杜莎也要組團到古晉5天,時間上剛好可以銜接上,期間我請金星幫忙照顧我的二隻貓,沒有後顧之憂之下,我的馬來西亞之旅於是展開。
Day 1, 20130724
◎啟程
我搭的馬航是早上班機,上午7點55分起飛直飛吉隆坡,所以得6點半以前到機場,請金星陪我去機場,好讓他把車開回來。我手邊沒有馬幣,就在桃園機場換馬幣,匯率很差,我建議不如拿台幣去吉隆坡機場先換一二千元,然後到吉隆坡市區的換錢的地方,匯率會好些。
一登機,沒有坐滿,我身邊坐著一個年輕女孩是一個印尼華僑,一路我們沒有聊,一直到快下飛機的時候才講了幾句話,很友善的一個人,她告訴我她要到吉隆坡轉機。這一班直航機比較小,不過一路算平順,一上了飛機也先補個眠。
這是飛機上提供的早餐,還有一塊鳳梨酥。吉隆坡與台灣沒有時差,飛行時間四個多小時,來到吉隆坡已經是中午時間。現在去馬來西亞還有一個便宜的選擇是搭亞洲航空,便宜是便宜,但是當時我加一加所有的費用,來回票價大概是九千多,而且行李的重量是錙銖必較的,所以我寧願多花二三千元,搭馬來西亞航空,不僅行李限重30公斤,餐點也比較豐盛,最主要是班機時間也比較漂亮。
飛機快要降落到吉隆坡,一望都是綠油油的棕梠樹,我已經來到了熱帶世界。不過天氣不好,下著雨,我有點擔心到時候到了市區拖著行李可就麻煩了,還好到了市區,雨也停了。
◎Star Shuttle Bus 站
一進入入境大廳,二邊有很多旅行社仲介攤位,一直過來招攬生意,很怕招架不住所以也不敢問這些人怎麼去巴士站,害我找巴士站花了一些時間,因為入境大廳在三樓,我應該下到二樓而不是到一樓。巴士總站有幾家巴士公司經營不同的路線,除了Star Shuttle Bus還有另外一家都有到達吉隆坡市區的班次,不過我還是選這個。這個巴士站等候區有販賣部供應餐點,當時我拉肚子不太敢吃東西只好挨餓著。Star Shuttle BUS到了吉隆坡會沿途停幾個站,終點站是Puduraya Bus Terminal。從機場到市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我望著車窗外陌生的街景,擔心不知道要怎麼去BackHome,巴士進入市區沿著輕軌的高架橋下的道路開著,我看到過了Jalan Tun HS Lee這條街,一過街車停了一站,我趕緊下車,沒想到Jalan Tun HS Lee這街很長,我拖著行李走了二十分鐘,才到青年旅館。 雖然當時吉隆坡不比台灣熱,我一身悠閒度假打扮,穿著碎花長洋裝,戴著一頂很日系的草帽,本來還穿著牛仔段外套,拖著大行李箱找旅館,根本狼狽不堪,滿身大汗,而且飢腸轆轆。
◎BackHome Hostel
我今晚下榻的青年旅館是瑪杜莎推薦的,叫作BackHome Hostel,就在Jalan Tun H.S. Lee路底,我先在網路上預約四人女生房,一晚48馬幣,網頁還告訴我可以怎麼從機場到旅社,我選擇比較便宜的方式是去搭Star Shuttle Bus,票價10馬幣,不過錯過了上一班巴士,等下一班要等到1點50分。如果搭火車接輕軌到BackHome,要坐到Masjid Jamek LRT Station。附近就是Masjid Jamek佳密清真寺。
一進到旅館,櫃檯的工作人員很年輕也很客氣,check in還算順利,而且還有人幫我提行李上來,這是我住三天的房間。下鋪都有人,我睡上鋪。
這家BackHome瑪杜莎很推薦,網路上的評價也很高,我看很多台灣背包客到吉隆坡都來住BackHome,也發了不少圖文,我沒有大拍特拍。我對這一家青年旅館的評鑑還不錯,設施齊全而且乾淨,裝潢很時髦,房間內地板和洗手檯都只有平塗水泥,卻有一種時尚感,每個人的Locker都很大,我24吋行李箱可以放進去,鎖頭可以跟旅館租借,來住宿的人水準都還不錯,不會在房間裡面講話很大聲,反而是我晚上會夜咳,大概是對房間內空氣過敏。我住的房間有一股霉味,空調溫度不能調節,覺得不夠冷,晚上睡覺有點悶,加上來入住的老外嫌房間味道不好,噴了一大堆芳香劑,只讓房間味道更奇怪。另外一點是附近有夜店,晚上音樂很吵。
這是門外的走道,這家青年旅館只有二樓,房間分有套房也有四人六人房。人員還會在門上寫上誰住在這一間房。
我已經不太記得我的室友是誰,因為房客來來去去,我只記第一晚有個很活潑的台灣女孩,逛街逛到很晚回來,跟我聊了一下,還有一個很文靜的白人,我忘了她的國籍,我們沒有甚麼交談。還有一個美國人,對我不太友善,我也懶得理她。我本來以為青年旅館住的都是年輕人,我入住那幾天剛好有一票亞洲大嬸來住,早上圍住小小的餐桌,很熱鬧。
旅館中間的中庭,是交誼廳,可以在那邊吃早餐,午餐也可以在旅館隔壁的咖啡廳LOKL Coffee Co.用餐。照片左邊是房間,右邊通往廁所和浴室,有個大洗手台可以洗衣服,還有一個曬衣間,是露天式,遇到下雨都淋濕了,所以大家都把衣物浴巾掛在走道樓梯欄杆上。
◎LOKL Coffee Co.
BackHome旁邊的咖啡廳叫做LOKL Coffee Company,我原本以為是BackHome的附屬餐廳,一查看網路上的遊記,發現幾年前的BackHome隔壁的咖啡廳不是這個名稱,看樣子是BackHome出租出去,至於會換東家,是不是生意不好呢?
為了這次旅行,我買了iPad mini方便上網和拍照,還不太熟習操作,還把攝影轉成錄影,這張照片就是用iPad mini拍的。在巴士站的照片士第一次使用,拍得很糟。
在這裡BackHome住宿送一張飲料抵用卷,人生地不熟,加上又熱又餓,我乾脆在這邊用餐,Backhome Hostel有提供免費wifi,在餐廳這一頭也可以上網。
這就是我在吉隆坡的第一餐,外面是炸土司裡面有碎雞肉炒荸薺洋蔥,我覺得非常好吃,飲料是新鮮檸檬紅茶,也很好喝。這一餐15.8馬幣,其實有點貴。不過餐廳的裝潢還不錯,人員也很和善。
吃飽喝足了,決定開始認識環境,Back Home的櫃台人員提供地圖和旅遊資訊,我拿著地圖便出去外面晃一晃,當時下午四點左右,天還很亮,而且雨也停了。馬來西亞過去曾經被葡萄牙英國日本等國家占領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像這一排房子很有歐洲風格,現在還漆成各種鮮豔的顏色,當時廣場上還有導遊帶著一群觀光客在導覽,最佳拍攝點被擋住,我懶得等他們走,隨便拍拍繼續遊街。這裏其實是舊市場廣場(Lebuh Pasar Besar)我來把吉隆坡的免費觀光地圖的說明直接打上來,只不過是英文版的:
Old Market Square is an area covering Macao Street and Hokkien Street. Yap Ah Loy ran his opium and gambling dens here while petty traders paid rent to him. After his death in 1885, Sir Frank Swettenham cleared this area to make way for a commerical and recreation centre. The "Victorian Fountain" imported from England was installed here before being relocated to Merdeka Square. Market Square is notable for its stunning Dutch gables.
來到了佳密清真寺(州立回教堂)的後面,這裡看起像臭水溝分歧,結果是鵝麥河與巴生河的交匯處,正是吉隆坡的起源地,吉隆坡的馬來語的意思Kuala意指河口,Lumpur意指淤泥,原意為泥濘河口。1857年吉隆坡開始開發,因為在十八世紀發現了錫礦,於是雪蘭莪州皇族拉查阿都拉僱用華人礦工在巴生谷開採錫礦,礦場成為貿易聚集之處。錫礦開採者之後落腳於安邦,合夥組成工人組織。客家族群為主的海山會和福建族群為主的的義興會為兩大華人組織,經常為了錫礦利益產生鬥爭。由於鬥爭不斷,礦場因而停工,促使當時統治雪蘭莪馬來聯邦的英國殖民政府指派甲必丹(意指華人領袖)掌管馬來西亞。(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馬來西亞旅遊指南)
這個佳密清真寺就是吉隆坡第一個清真寺。我繼續步行前往獨立廣場的方向,沿途都是歷史古蹟。
像這個摩爾式建築的建築很顯眼,這是一個英國建築師 A.B. Hhubbock 所設計,建於西元 1911 年,原本是火車站,現在改為National Textile Museum國家織品博物館。
◎Kaula Lumpur City Gallery
之後晃到一個看起來像古蹟的建築,叫作吉隆坡城市藝廊,免費參觀,裡面除了介紹吉隆坡的歷史之外,吉隆坡的縮影,最吸引我的的是木雕作品,與一般原木直接雕刻不同,是採用木片一片片薄片彫刻接合成立體建築或是圖案,除了展覽作品之外,其實主要也是販賣商品。原來這是一家公司叫Arch所經營,販賣我說的3D木雕圖或建築模型,大的很精緻不過不太便宜,小的像吸鐵或是鑰匙圈,還滿適合當伴手的。
至於建築本身也有115年,是舊政府印刷大樓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屬於英國殖民時期建築,這地方就在獨立廣場Merdeka Square旁邊。(資料來源:Malaysia Traveller)
本來我也想跟I KL合照,又懶得找路人幫我拍,只有作罷,反正我當時看起來也挺狼狽的。後面有大圓頂的建築則是市立圖書館,建於1989年,所以不是古蹟。
吉隆坡的夜景。
白天的樣子
還有一個工作室讓大家知道ARCH的師傅如何製作這些美麗的木製品,這也是馬來西亞的一項傳統技藝,不過現在應該都用雷射雕刻,由人工拼接。
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客製化設計。
我以為不能拍照所以偷偷拍這一張,不然很多大幅的,真的很好看。
從窗外望出去,這是吉隆坡的英國殖民時期風味。我才下飛機幾個小時,我已經體驗了伊斯蘭風味,英國殖民時期,馬來飲食,華人文化,還有現代化的一面。
◎獨立廣場
不知道為什麼來到這個地方沒有甚麼人,這裏是吉隆坡的歷史景點說,除了有一群很吵的大陸觀光客在拍照之外,廣場上的草坪沒有幾個人,也許是傍晚時分,馬來人要準備祈禱也說不定。這個廣場有一大片草坪,原為雪蘭莪俱樂部草場(Selangor Club Padang),為板球場地,另外一邊是一個升旗台掛著國旗,還有總統畫像。每年八月三十一日馬來西亞國慶日就在此舉行國慶典禮,聳立的旗杆是世界上最高的旗桿。
馬來西亞脫離英國殖民於西元1957年獨立,目前建國五十六年,這幾年進步特別快。升旗台掛有歷屆總統畫像,每個都穿著傳統服飾,這一路旅行下來,感覺馬來西亞很保護自己的文化,總統也都要穿傳統服飾。雖然伊斯蘭教是國教,男士的服裝風格跟中東的又不太一樣,女性雖然不用一身黑,但是頭巾還是會包著,只是顏色上就鮮豔多了。不過這麼濕熱的環境還可以這樣包緊緊,應該布料很透氣。
廣場的四周都是很有歷史的建築,像草坪的旁邊這一個是蘇丹阿都沙末大廈 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 也叫大鐘樓,中間最高為鐘樓 二邊還有鑄銅的洋蔥屋頂,結合了英式,印度蒙兀兒王朝建築,原本是吉隆坡的地標,後來有了雙子星塔,就被比下去了。這個建築由 A.C. Norman 所設計,建於西元 1897 年,原本是英國殖民時期的政府行政機關:雪蘭莪州秘書處。現在為馬來西亞的最高法院和高等法庭。草坪上的那些人就是大陸客,陸客無所不在啊。這個角度看過去,後面雙子星塔,還有吉隆坡塔。
傍晚時分,夕陽小露臉一下,紅銅色的洋蔥屋頂,映著橙紅的落日。
從下飛機的不安,登記入房吃個飯後然後走到這裡,焦躁害怕的心才漸漸穩定,我也走過不算少的國際大都市,我對吉隆坡的印象很好,我覺得這個城市還滿安全的。
然後又來到雪蘭莪皇傢俱樂部,外觀非常英式,是都鐸王朝風格。據說到現在會員只收男性。
這裡更是安靜,只有路邊停了很多車,害我很難取景。
歷史古蹟和現代建築混在一起,我覺得一點都不突兀。來到吉隆坡一直會看到與雪蘭莪有關的名稱,那是因為吉隆坡地處雪蘭莪州中心,原受雪莪蘭州政府的管轄。1874年,吉隆坡從雪莪蘭州劃分出來,成為第一個受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管轄的聯邦直轄區。
◎St. Mary's Cathedral
獨立廣場旁邊還有一個聖公會聖瑪莉亞教堂,可以進去參觀。
也是吉隆坡最古早的教堂,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教堂裡面,一進入教堂安靜肅穆,我抬頭仰望教堂高聳的天花板ˋ,突然後面匡瑯一大聲,惹來一陣尷尬笑聲,原來是一群粗心的西班牙觀光客,進來不長眼,直接往走道上的捐獻箱撞上去,氣氛超級尷尬。
教堂內最好看的是祭壇上的鑄鐵。
教堂旁邊的食堂。
建於1894年
來了一隻貓。對馬來西亞很有好感也是因為貓很多。
不過貓不理我。
市區的鳥類種類不多,巴哥很多。
獨立廣場這一邊的造景,遠遠看旗杆就變得不高大了。
朱槿花路燈,朱槿花又稱扶桑花,是馬來西亞的國花。
建築物上面寫著kementerian pelancongan dan kebudayaan malaysia,雖然全都是ABC拼字,我只看得懂最後一個馬來西亞,還好有google,這是馬來西亞觀光局。
看起來像鳩鴿科,但是台灣鳥類圖鑑找不到符合的。好幾隻在樹下啄食掉下來的果實說。
此時我聽到清真寺播放出來的禱告,我停下腳步站在河畔聽,覺得是天上來的音樂,不懂到底是在唱甚麼或是朗誦甚麼,但是聽完心情很平靜。
之後我來到了中央市場,附近還有次廠街Petaling Street,是吉隆坡的唐人街,富都車站Puduraya就在這附近。
中央藝術坊 Central Market (Pasar Seni),是一個室內藝術廣場,前身是一個擁擠的菜市場。聚集了馬來西亞有名的蠟染工藝、手工藝品、當地特產、紀念品店等等
裏面有很多藝品店,我只敢看不敢買,畢竟才是旅行的第一天,接下來我得要拖著行李到處跑,所以只有瞎逛。
最後逛累了,餓了,就來到這一家生意很好的頌記牛肉丸粉,我點了一份。
才知道牛肉丸粉,是牛肉丸湯配乾麵,小小碗總共5馬幣,我覺得乾麵的肉醬味道甜甜不是很好吃,很像甜麵醬的味道。我與一個大陸女孩共桌,隨便聊聊知道她一個人旅行,去了曼谷清邁,來到了吉隆坡,之後要去澳門,這樣獨自旅行許多國家的大陸女孩我後來在檳城也遇到一個,還不討人厭。
資料來源:背包攻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