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接著我們要到下一個村子參觀傳統手工織布,晚上要到達Orissa省的Rayagada過夜,半路我們還是短暫停留看農婦種辣椒整田地。

這白色水泥塊標註著此為國有地森林部管理,像這樣的土地政府可以租讓使用,耕作或放牧,而農民把收成的的一些當作租金。

路的另一邊則有農婦種辣椒在整地除草。放眼望去,沒有綠意只有乾燥的黃土。德干高原照理說原本都是叢林野獸,不過英國人來此砍了不少樹木也挖礦產如煤礦鐵等,這邊的部落也漸漸改變狩獵的生活方式,變成農業生活。而且歐洲傳教士也把天主教引進,有點像台灣的原住民一樣,受到傳教士的救助與傳教,所以這裡的原住民也信奉天主教。

總覺得參加這種團也有種性制度,怎麼分呢?以相機等級來分,和團友新舊來分,領隊通常看到適合拍照的景點,會停下來讓有大砲長鏡頭的人拍照,我這種通常只會惹人嫌,擋別人的鏡頭。倒是很想看看其他團友的照片,只可惜沒有像去年參加突尼西亞團,團結束後還會有幾個團友變成朋友繼續連絡。

◎Kotapad織布村

來到一個小鎮叫Kotapad,開始塞車,這裡不是沒有大眾交通,這個就是當地的巴士。這時天氣不算熱搭公車還算舒服,到了夏天雨季真難想像一堆人怎麼搭這種沒有空調的公車。

忘了問導遊,門上為何會放一男一女的照片,我猜會不會是屋主夫婦的照片?不要笑我亂猜,我是根據其他部落房子的牆上會寫上誰跟誰結婚,表示這家人的男女主人。不知道是不是這也是?

性感小辣妹。

賢淑人妻拿著手工棉織布,要讓我們選,一開始我好心動,但是考慮買了不知道要幹麻,加上質料摸起來有點粗,價位大約700到1000盧比,後來就忍住沒買。

師傅正在織布,這樣手工織布是很耗時的。

我往後看發現這個人家是有廁所的。都用水清洗屁屁,順便把馬桶沖一沖,其實應該不會臭不會髒才是。

門口的地面很多人家都會用白米粉畫上一些圖案,我猜必定是祈福或是辟邪用的還有歡迎光臨,不過不是很確定的情況下,就要請孤狗大神幫忙。上一篇遊記我有提到一個很不錯的網站在介紹印度的文化藝術傳統等等,裡面就有提到這種習俗,尤其南印度特別流行。清晨一大早由家裡的女生在破曉前在門口用水清洗地面,然後用白米輾成的粉,畫上一些特定的圖案,叫做kolam,這種圖案確實就像我一開始想的不外乎帶來好運財富,還有歡迎光臨。古老的印度文化,背後都有著很有趣而且很愛護自然的故事,原來會用白米在門口畫畫,一方面可以引來小鳥家畜來覓食,也就是讓家四畜興旺五福臨門,螞蟻也可在此先飽一餐,想必就不會到家裡辛苦搬東西,而所繪的圖案也像符咒一樣可以避邪。果然我猜中了,給自己拍拍手。

從加爾各答到這裡,看到不少這種骨董車,只不過這一部看起來好像發不動的樣子,在加爾各答還烤漆成黃色當計程車說。

雜貨店。只是老板是男性不是歐巴桑之類的。

這就是我們早上吃的薄煎餅dosa。

繁忙的小街道,還有旁邊的寶來鎢電影看板。

這個應該是伊斯蘭教的服飾。

◎又見市集haat
接著我們又去參觀另外一個市集。

賣小苦瓜

現在正是產橘子的季節,導遊領隊也買橘子給大家吃,有水果和海鮮吃也是我們的行程特色,行程表有寫。

如果說古印度文化習俗都有其緣由,把鼻翼打洞裝金珠又是什麼道理?還有鼻環,沒機會問印度男人,若說女為悅己者容,我有機會要問印度男人真的喜歡女人這樣?搞不好他們覺得鼻翼也是是財庫,所以有金加持會有更多財富也說不定

南瓜這麼大一個真的不用化學農藥?中印之間因為邊界紛爭二國關係不是很好,不然唬濫的金坷拉搞不好也會傳到這裏。我還特別翻看學生的地理課本有寫到印度還是有使用化學農藥污染土壤跟水源的問題說,怎麼跟蘇先生說的有點出入?

那是金瓜嗎,也是好大一顆。

新鮮的蔬果

香料來了,王團友很厲害都說不會英文,還可以請Saroj幫她買香料,還不是只裝咖哩粉,還是旁邊的荳蔻之類像配中藥一樣配起來了。我不敢貿然嘗試,只說要買咖哩粉,而且是買小分裝一包一包的,咖哩還有分雞肉咖哩和蔬菜咖哩,許大姐看到我買小包又把一整包秤好的咖哩粉退回去,說要跟我買一樣。


吼吼,這個夠嗆,看看這少婦賣的東西,吃起來酸酸的,聽說會壯陽,你猜是什麼?我放大給你們看。

螞蟻跟牠們的蛋,有的還會動,不知道怎麼讓這些螞蟻死的,蘇先生要大家試試看,我捏了一小撮吃,奇怪的口感而且很酸,我沒陽可壯,也沒有拉肚子。逛完了市集要離開,又遇到小塞車。原來是有人辦婚禮。

婚禮對印度人來說真是一生中的大事,特別是女方可愁了,送女兒過去做牛做馬,還得賠上嫁妝,嫁妝不夠多男方不滿意,還可以把新娘活活打死,然後再娶一個。而且後來在印度的最後二天我才知道原來坐禮車的不是新娘而是新郎呢!

禮車前面鑼鼓喧天,遊行還有跳舞。

結了婚苦工沒有少,幹麻要結婚呢?對印度家庭來說,家裡若有沒出嫁的女兒可是一件沒面子的事呢,對印度人來說面子很重要。

來到了一家飯店要用午餐,這家飯店看起來滿高級的,可是往圍牆外一看,又是女人在做苦力。看起來她們把土裝成一袋一袋,不知道要種什麼東西。



幾乎每餐都有高麗菜,而且都只有水煮,這裡的米粉沒有台灣的Q,但是也很好吃。

飯店櫃檯有象神,是印度財神。

圍牆上的小陶像。之後小白巴就開始爬坡,要越過東高止山Eastern Ghats,由於是古老地層,最高峰也不過680米,產花崗石沙岩,深山裡還有很多野生動物,像是老虎、豹和狼夜間會出來活動。

車子開始上坡了,許多樹林不是原生樹林,英國殖民時期砍伐原有樹林,引進外來樹種如松樹,而據蘇先生說這種樹的落葉覆蓋地面以致於長不出草,而且每年都會落葉二次,於乾季時,這些枯葉很容易引起森林大火。

圍牆有仿原住民的繪畫。

路彎彎曲曲而且很顛簸,可是大家車速還是很快,這部卡車大概閃車不及整個倒下。

◎Janiguda Village一個被觀光客污染的村莊

老實說這一天下來我們看了幾個村莊,村莊有什麼特色,回來整理照片寫遊記其實有點搞不清楚什麼是什麼,我只記得這一天下午的行程,我們所參觀的村莊,似乎有太多的外國觀光客到此一遊,使得村民變得很市儈,要不直接說拍照要給錢,不然就是小鬼死跟著你,直接就說shampoo, pen,伸手要香皂洗髮精,有些還會故意誤導你讓你覺得他們希望你幫他們拍照,一旦拍了照,就要你給他們錢。你說到底給還是不給?我心裡納悶著,雖然蔣小姐在行程表上的注意事項就特別標拍照不要給錢,不要給小鬼糖果文具,但是看到這些變了嘴臉的村民小孩,心裡變得很沉重。

一個國家為何歡迎一個觀光客?不外乎他們會來此消費,為當地帶來商機,簡單一個字就是為了錢。有些國家在觀光景點除了要觀光客付門票,連拍照攝影還得另外付費,而且還是拍那些不會來跟你抗議肖像權的野生動物或歷史文物,那觀光客怎麼不說這不合理?那我們這些觀光客,拿著相機攝影機進入了人家的村莊,窺探了人家的生活,這些人有沒有權利說你們不准來不准拍照?為何這些村民要讓你們隨便看讓你拍照?是誰答應領隊導遊可以帶觀光團進去參觀村莊的?是誰得到好處?

像我這種觀光客得到的好處,就是我到處拍照,作為我私人的一種收藏,甚至拿來寫遊記分享炫耀,我是沒有拿來賺稿費得獎金,並不代表說我可以有特權可以隨便拍照,像個討厭的狗仔隊。可是也因為有觀光客起頭給了錢,或許出自於同情心,也可能是自大無知的慷慨施捨,想說九牛一毛無傷大雅,以為可以幫助村民。接下來卻變成惡性循環,這些沒有受太多教育也窮怕的村民漸漸以為觀光客來參觀村莊想拍照付點代價是應該的,只是原本那種純樸好客的感覺卻消失殆盡,小孩甚至變成了乞丐。

我只是在想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讓我們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部落生活,而村民也歡迎我們參觀拍照?如果村長建立一個機制,觀光客要參觀可以,得要付費進入村莊,其費用由村莊人民共享,村民不得再跟觀光客索費,再者村民要想辦法生產販賣手工藝品,當作一種收入。原本我想跟領隊分享這種想法,我還沒說完就被她反駁,還有一位團友也應聲說那去看燒王船,要不要付錢給那些人?當時我沒有回應,心裡只想那是完全不一樣的人景物場合,並不能相提並論。

一開始我們走進這個村莊,先是看見一些村民正在喝酒跳舞慶祝,至於是慶祝什麼?搞不清楚。

不過這些婦女先去領了米回來,至少這個月有飯吃。這是當地政府補助這些少數民族的一樣措施,每一戶可提領35公斤的米。都是女人去領,不見男人。

也許三十五公斤的米有不少拿來釀酒也說不定。喝醉了,生活的困苦可以暫時忘卻。

沒有錢也有不用花錢的娛樂,於是小孩一直生。

這條小巷,也只有這一對在跳,我實在搞不清楚狀況,只有繼續往前走。

不像廟會也不像喜筵,到底是為了什麼跳舞,領到米嗎?

全身最值錢的東西都在鼻子上了。

這麼小就要穿鼻洞,那流鼻涕怎麼擦?對喔,他們也不用衛生紙的。

這一群是青春美少女,各各苗條好身材。

進到了村莊最裡面,就有人開始在跟我們要錢,我感覺有點不安,不知道要不要繼續拍照。不過這群排隊等領米的人,不太理我,也沒對我翻白眼說不能拍,所以我就不客氣了。

屋子裡面就是在秤米領米。

領米的婦人們也要帶文件,想必就是像我們的戶口名簿之類的東西吧。

接著我繞到這一頭來,村裏其實也沒有窮到沒東西吃,還是有羊。

有雞有羊有豬

也有牛

這個就是村裏的教堂。後面那是把稻草堆架高,看起來很像涼亭,其實不是。

少婦慵懶地躺在門前的院子裡帶小孩,我就是一個狗仔隊偷拍來著的。

這些老婦人就是來討錢的,要導遊評評理。領隊導遊說再要錢,以後換別個村,不來了。

這個小男孩有種淡淡憂鬱的氣質,並沒有跟我伸手要東西。

村落裡大概窮也分等級,這是不是屬於比較窮的?

村落裡有豆樹。

我忘記是什麼豆了,知道的可以告知一下。謝謝嘉明告知,這種叫做水黃皮,查一下網路資料這種豆子不是拿來當食物的勒,吃了可會頭昏嘔吐,只能拿來催吐,但提煉的油可以用來治皮膚病。

前面那些市儈的村民讓人感覺很悶,可是看到這些學生其實眼淚在眼框打轉。

當時大概是下課打掃時間,學生拿著容器裝水要澆花打掃,地陪跟導遊過去交涉希望參觀學校。

老師和地陪Saroj就集合學生,唱了二首歌。很奇怪的這所學校都是女學生。制服分二種,大概是分年級吧。

前面村莊的混亂跟這個學校的秩序,成為強烈的對比。只是村莊以後會變成怎麼樣?這些女生長大會怎樣?我納悶著。

教室裡面的桌椅還套著塑膠套,可見這些設備得來不易。

牆上畫的甘地,是印度的國父。

可愛的小學生們在唱歌時,門外圍了幾個男孩子,上學對他們來說好像不相干似的。而這些女孩大概是因為在學校有老師在,全都很安靜聽話,乖乖站著不敢喧嘩亂動,靜靜地聽老師的指示。唱完了歌我們這些觀光課給予熱烈的鼓掌,然後拍拍照拍拍屁股也走人了。領隊說我們如果把相片洗出來,下一次再來這邊他們會代為轉交,也樂意轉交文具糖果玩具給學校的老師處理。

接著又繼續旅程,參觀編竹工藝村,不過情況比前面的村莊更糟糕。

◎Minapai Bamboo Craft Village


中途看到農婦在插秧,其實領隊是要給這位大姐下去拍照,因為她的相機很高級,而且領隊還說某某某,這是為你停車下來的,可是我還是很自不量力拿個我的小Nikon要去拍農婦,沒有長鏡頭還硬跑到農田裡,踩了二腳爛泥巴,毀了人家的田埂,表示過重的人不得進入農田。

用盡吃奶之力再爬上來,團友就說把我的糗狀全都錄,可是到現在也沒有傳照片給我。而農婦的照片也沒很好看,所以不放了。

這是進入編竹手工藝村的路口,好大一顆樹我想拍照下來,這個小鬼硬是要站在那邊給我拍,不過他並沒有討錢就是了。其實也搞不清楚這些村民的想法,有的只是單純好玩,有的已經被污染了。

再往後一點拍全景。

不過進到村子很失望,並沒有特別的竹編藝品。只是一些籃子,引不起購買的興趣,所以想要賺觀光客的錢,也是要花點心思。

不過這裡的屋簷蓋得很低,進去都要蹲下來。

後來蘇先生解釋說這個村莊仍然有殺人獻祭的惡習,由祭師決定村莊的某個處女小女孩,殺掉她取她的血淋在這裡。雖然印度政府已經法律明文規定不得從事這樣殘暴的行為,而且抓到也要服刑,可是村民為了求豐收風調雨順,還是讓這種野蠻的習俗繼續存在。

◎Rayagada的Hotel Sai International

在大廳等著拿鑰匙,這是大廳中央的銅油燈。當時蔣小姐說要發葡萄給大家以房間分組,一位大哥跟我一樣都是一人一間房也是第一次跟蔣小姐的團,這位大哥喜歡吃水果,第一時間就過去領,結果蔣小姐竟回說你不是二人一間不可以拿一大串,大哥又不是小弟小妹,當場覺得很不是滋味,情緒一來也馬上翻臉,說她話說不好又說不清楚,而且讓人難堪,事後蔣大姐發現得罪人了,才想彌補,不過對方已經不領情了。這讓我思考,從事服務業如領隊導遊,到底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該說什麼樣的話?如果無心,那怎樣讓聽者無意,也不會受傷?學問啊學問。

當晚我的房間



晚餐還是很豐盛,而且還有冰淇淋。

炸雞塊雖然黑,還是好吃,綠咖哩淋椰奶,配上印度餅,現在想起來還是會流口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andawei111 的頭像
    amandawei111

    阿慢打胃之不落閣

    amandawe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