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yakpatna Craft Village
之後我們往南走了好一陣子,來到這個村莊叫作Nayakpatna,我一直在查這個村莊的正確位置,求孤狗地圖也問不出來,不過我想這村莊應該是從布本內須瓦往南的一條通往濱海的一個城市叫做Puri的路,叫做Grand Road的路上,在Raghurajpur附近的一個靠河的小村莊。

為了找這個小民俗藝術村的資料,反而發現網路上不少辦奧里薩省旅遊網頁,例如Purionlineshreekhetra.com,行程必然來到布本內須瓦,Puri還有Konark,公路NH203可以連接這三個城市也稱這為奧里薩省金三角,來到這些地方除了看廟也會來參觀民俗藝術村還有舞蹈了,雖然我們沒有到Puri和Konark,但是該看的,蘇先生說都不會錯過,只不過我們的行程主要不在看廟就是了。

這Raghurajpur位於Puri十二公里遠,最有名的就是patachitra(patta chitra)和palm leaf engraving。所謂的patachitra是這奧里薩這一帶一種畫在棉布絲裐布上的古老技藝印度油畫。而palm leaf engraving就是貝葉畫冊,也就是古代用貝羅葉刻畫記載佛經(貝葉經)或是繪圖的一種工藝。我們要參觀的Nayakpatna民俗藝術村,跟Raghurajpur的性質應該是差不多的。由於靠近海邊,盛產椰子樹,沿途會看到幾個椰子工廠,大量蒐集這些椰子要加工,除了取其椰子水,椰仁,連外殼也有用途,有的把椰子殼打散成纖維堆成小山。不過車子速度很快,我的相機開機快門速度很慢,所以只能看個樣子而已。

我們在路邊停車,馬路四周都有商店,像個小鎮挺熱鬧的,剛好廟搭起棚子有祭祀活動。神壇上面中間二個主神應該是濕婆神和帕爾瓦蒂(ShivaParvati)

棚內只有男人,棕梠葉編的蓆子很好看。我想這種棕梠葉就是製作貝葉經的葉子,叫做貝羅葉。

這個賣菜的女士一身紅,可是卻覺得很自然一點都不突兀。

從這一面看,裏面是印度廟。

接著我們從旁邊的小路走進去,要到村莊去,二邊還有小販,看起來這葉子像荖葉。

這是要乾不乾的棗子。

不知道荖葉是不是配著檳榔吃?但是沒有看到有人滿嘴爛牙嚼檳榔吐檳榔汁。

又有象神。這次來做一下功課,看看象神有什麼典故。原來象神格涅沙Ganesh是濕婆與帕爾瓦蒂的兒子,「在梵語中,格涅沙表示才華與智慧,因此是智慧與才華之神。祂的體態為斷去一邊象牙的象頭人身並長著四隻手臂,體色或紅或黃,老鼠常伴隨在旁或當祂的坐騎。在各種雕繪中,祂一般是盤坐著或是翹起其中一邊的膝蓋。」據說這個高大英俊的兒子某日幫媽媽守門,爸爸濕婆出門修行22年才回來,不認得自己的兒子,於是錯殺了兒子把頭砍下來,帕爾瓦蒂又氣又傷心揚言說若不把兒子救活就要毀滅宇宙。「濕婆只好向大梵天請求協助,大梵天乃告訴濕婆,在他一路尋找的路上所遇到第一個且頭朝北方的生物,就將牠的頭拿來代替格涅沙的首級,濕婆便派遣祂的天將四處尋找,最後發現一隻正好頭朝北方的垂死大象,於是等那大象死後取下象頭裝到男孩身上,格涅沙便因此復活,並且成為左部群仙之主,稱為shri Ganapathi。人們隨後在任何活動開始之前,都會膜拜象頭神格涅沙,以期祂保佑能克服任何的困險阻礙。」(取於中文維基百科格涅沙)

象神常有許多儀態但是最特別的就是手握自己右邊的象牙,這是因為「格涅沙曾為記下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就不眠不休地聽其作者廣博仙人口述,用自己的神筆抄寫下來。但由於這篇史詩的長度有如海量,最後把格涅沙的神筆也寫壞了。格涅沙危急智生,把自己的右牙折斷,沾上墨水,繼續聽廣博仙人的口述,不斷抄寫,終把大史詩《摩訶婆羅多》整篇筆錄下來。這也是為甚麼畫像中或雕塑中的格涅沙是只有左牙而沒有右牙。」

印度炸甜食。

還要過鐵軌,下次若是印度我要來坐火車。

來到小河邊,河邊有漁夫,縫縫又補補,準備魚兒捕。

河中有村婦,洗衣兼浴沐,衣兒洗乾淨,如掛萬國旗。

橋下有小鬼,天暖下水戲,悠閒如天堂,不知時間逝。

我們就沿著河邊走到村子裏。

對岸有磚窯廠,此岸有肥綿羊

灑網捕魚

這個寧靜的村莊,貓兒顯得很優閒。這裡的人家圍牆也非常天然。

當大家都在看漁夫撒網捕魚,我比較有興趣的是跟蹤貓咪,這裡的人果然比較有藝術氣質,牆壁有壁畫。我連拍幾張照片,剛好後面的門打開,一位太太正在講行動電話,那一幕成了我這遊記的第一張照片。

這小朋友果然長得像媽媽。

接著走入村莊,就看到有人在刻畫貝葉畫,這位老先生就在門前梳頭髮給大家看,不知道是不是師傅級之類的人物?

接著就有一些攤位在賣這種印度布畫pattachitra,我查了一下網路資料,說這種布畫是奧里薩的傳統工藝,繪畫的內容主要是印度神話的人物,色彩非常鮮艷,紅的黑的白的藍的赭黃和鮮綠,傳統的顏料都是來自於天然的植物礦物(Hingula, Ramaraja, Garitala, Lamp black and shells)。照片上的這一幅畫就是描述黑天與幾個牧女gopis,其中一個牧女就是Radha黑天的老婆。而這個神話故事的緣由是有一個十二世紀的出生於奧里薩Puri附近的詩人Jayadeva寫的詩叫做 Gita Govinda,這詩集影響印度教的信奉傳統非常深遠。

可是我們不是要參觀這個先生的工作室,所以繼續前進。這種印度布畫在處理畫布也很特別,先用羅望子的果肉還有其他的原料先塗過讓布變硬,之後再用天然顏料作畫,不過現在許多已經改用化學顏料。

這個村莊看貓指數還滿高的。像這隻貓咪就在魚販旁邊等著,不過牠運氣不好,婦人不想給牠魚吃,還趕走牠。

我要拍這隻貓,這個男孩想入鏡,特地很做作地把貓抱起來,所以我只好勉強拍一張照了。

傳統的土厝裡面有竹子當支架。

新一點的房子就花俏多了,還寫著戶長和戶長夫人的名字,感覺很親切。這種在牆壁上作畫就是印度布畫的前身,之後發展畫在布上。

接著又看到賣紙糊的玩偶,叫做paper-mâché,總覺得太素人了,沒有下手買的衝動。然後走到最後來到師傅家,蘇先生說這位先生是大師級的,作品有得獎,門下不少學徒,於是我們進了一間樓房,走上二樓,就看到幾個小姐在畫畫。不過不知道是害羞還是受不了我們觀光客,大家都沒什麼表情。

我覺得這個女生特別有味道,可是她很酷,我幫她拍照,拿相機給她看照片她也沒表情,大概是嫌我的相機爛也說不定,還是因為老師在,學生們不敢造次,或是很討厭她的生活?

師傅出場了,先為我們示範如何畫貝葉畫,先是拿鐵針刻在曬乾的葉子上。

跟我的國畫老師一樣,師傅二三下不用打草稿刻出一個人物。

接著出現了助理,拿焦油煤炭混合的黑墨塗上去,然後再把擦拭掉,刻畫的部份就會留下黑墨。

像這樣。一開始我以為是刻女舞者,現在看覺得好像是大胸肌猛男。

這種貝葉畫palm leaf Dashavatar painting是非常古老的技藝,據此佛教圖書館訊資料說這種貝葉記載經文已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而且製作貝葉經手續繁複,需要多片貝葉才能完成,其製作過程為採葉、水煮、晾乾、磨光、裁割、燙孔、刻寫、上色及裝訂等步驟。不過這裡賣的不是佛經文,而是繪圖了。

接著師傅和助理拿出最精緻最大幅的貝葉畫,我心裏在盤算這幅畫要賣多少錢啊?花這麼多時間和手工在刻畫,想必價值不斐,蘇先生還故弄玄虛不要我們急著問,先賣關子,後來助理拿出更多的畫,大家都忍不住開問到底要多少錢,心動想要行動,一問之下才知道一幅都要幾百美金。我根本沒帶那麼多錢來,何況也不會鑑定好壞,充其次我不過只是一個庸俗的觀光客,想買個便宜的紀念品回去而已,而師傅賣的貝葉畫冊,最小幅的也要一百美金,那時白目的我就說,搞不好外面的比較便宜,蔣小姐這時聽到馬上想漂白,要蘇先生解釋到底外面跟這裡賣的有什麼不一樣,蘇先生就說外面賣的多是師傅的學生,工當然沒有那麼細。細不細好不好看也是憑感覺。至少後來我就是在門外轉角跟一個攤子買大約B5大小的貝葉畫冊,而且圖案跟師父拿出來的都不一樣,我殺完價的最後結果是250魯比合台幣二百二。而跟師傅買貝葉畫冊的只有張簡老師花了100美金,台幣三千三。


當時沒注意張簡老師買哪一幅,不過有的畫真的很精緻,除了有細緻的圖案,甚至也有鏤空,如左上照片。有個則是圖案當中有圓圈,平面看是向左下圖片,是黑天與牧女的圖案,上半圓往下翻,又出現老虎的圖案,如右上圖。往上翻,變成愛經來著。

嫌黑白無趣,也有彩色來著,不過我認為這些畫不全都是師傅做的,不然旁邊那些印度美少女供在那邊好看用的喔,有些畫並不是很細緻,想必也有不少學徒的作品。接著助理就拿出最大幅的pittachitra。

早期的pittachitra是畫在牆壁上,於西元前五世紀Kalinga王國這邊盛行,之後才轉變成畫在布上,而且這些畫也都是寺廟裝飾用的,所以畫的主題主要都是以Jagannath或是黑天為主。助理給我們看的這一幅看起來像是畫在硬紙板而不是布上。

接著又搬出不少布畫,價位也比較友善一點,最後國小老師遲疑了一下下,她放下的那一幅畫就被我買走了,美金20元,我還得跟小古先借10元美金。當然不是照片當中那一幅,不過雷同的地方就是黑天開船牧女隨行的構圖。現在那幅畫在哪裡呢?帶回台灣裱好後,變成我床頭上掛的畫,很好看呢。不過想要看我的戰利品得要有點耐心,將會在遊記最後秀給大家看。

就在大家還在選畫的時候,我已經到處亂逛了,這是從後院看到的廟。也是因為我走出去,才看到我的小小貝葉畫。當天行程很精采,敬請期待續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andawe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