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科羅勉斯科莊園之後,保羅帶我們回到莫斯科市區,來個地鐵小體驗,這一段應該是整個行程當中最緊張刺激的體驗。我們從新庫茲涅茨克搭2號莫斯科河畔線(綠色線)到革命廣場站轉3號阿爾巴特-波克羅夫卡線(藍色線)到基輔站,地鐵站人很多,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要同時搭上同一班車,不能有人脫隊,或是走錯方向。領隊其實很擔心,事後就說通常帶團體很少讓客人真的去搭地鐵,頂多就是到基輔站下面看一看就好,沒想到我們還搭了二段,看了三個地鐵車站,大家平安遊歷了這個鼎鼎有名的平民地下宮殿。
這是新庫茲涅茨克站的外面,望過去教堂餐廳還有一個麥當勞。據說莫斯科地鐵全線12條共有196個地鐵站竟然沒有設置乘客使用的廁所(這一點莫斯科地鐵的官方網站也有回應),於是麥當勞便成為乘客的公共廁所。麥當勞員工雖然辛苦些,也許來光顧買個漢堡的人應該也會多一些。
比較有趣的應該是地鐵站外面的小廣場還有一個賣花的攤位。
是長這個樣子,因為是賣花,就覺得有氣質起來,如果是餐廳或是小吃店就覺得沒甚麼了不起。
◎ 新庫茲涅茨克站Novokuznetskaya(Новокузнецкая)
我不記得保羅有跟我們說這一個地鐵站的名稱,當時我也沒特別注意站牌,現在只好對照地鐵路線圖,查看哪個站有2線6線和8線經過,一對照一開始以為是特列季亞科站,因為新庫茲涅茨克站和特列季亞科站二個站有通道相連,但是查照片才知道是新庫茲涅茨克站,也是比較有特色的一個地鐵站。中間的轉運站我也花了一些時間比對,搞不清楚是十月站還是到革命廣場站,對照圖片才確定,是比較花俏的革命廣場站。最後一站我記得保羅有說是基輔站,其實因為才二個字很好記。
當時保羅走很快,我很怕跟丟,所以沒能仔細拍下新庫茲涅茨克站的樣子。我記得要進到刷卡閘門入口之前是地下街,二排都是商店。指標以俄文為主,偶爾會出現一小排英文字母,站名也是有看沒有懂。
這個就是刷卡閘口,我們都沒有票,是保羅的票一個一個幫我們過卡,我想他的票應該是導遊或團體專用的吧,至於地鐵票長甚麼樣子,我沒有辦法提供,怎麼購票我也不曉得。總之我的目的只是想要分享我這種團體旅遊傻旅客的旅遊方式,呆呆地跟著領隊導遊,回來笨笨地整理照片和遊記這樣。
莫斯科的地鐵都很深,最深的有84米深,在勝利公園站 Park Pobedy station,是全世界第三深的地鐵站。這個雖然不是最深,也是要搭手扶梯一陣子。
詢問或緊急紐。
新庫茲涅茨克也是俄羅斯的一個城市,是一個工業重鎮,曾名史達林斯克(Ста́линск),位於俄羅斯克麥羅沃州,是採煤和工業中心。
保羅會讓我們從這裡搭車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個地鐵站建於1938年,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完成,這個車站紀念大戰期間英勇的蘇聯戰鬥英雄,由建築師 I. Taranov and N. Bykova所設計,還得了USSR蘇聯國家獎。天花板上面有七個八角形的鑲嵌畫,由 V. Frolov創作,描繪戰爭時期的重工業,如鋼鐵工業。天花板與牆壁的交接處有一整排的浮雕裝飾,由多位藝術家N.V. Tomsky, A.E. Zelensky, S.M. Rabinovich 和 N.M. Shtamm創作,以紅軍抗戰為主題。粉色和白色大理石的隔牆(pylon)上也有鑄銅徽章雕刻,也有銅雕像是米哈伊爾·伊拉里奧諾維奇·庫圖佐夫 Mikhail Kutuzov 和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 Alexander Nevsky,雕刻很精細的大理石板凳則是從救世主天主教堂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ur被破壞之前搬過來的。(資料來源翻譯於維基百科Novokuznetskaya)
維基百科說的元帥雕像我沒注意到,也沒拍到照片,但是我確實注意到二側很精緻的板凳。莫斯科的地鐵站多半會設計一個長廊廳,左右二邊有多個通道通往二邊的月台,有的通道口是拱形,有的是方形,像這個是方形,通道門與通道門之間有精緻的大理石長凳,凳子上面還掛有銅徽章浮雕。
有人丟了報紙。人太多了沒能好好把這大理石雕花長凳拍好。
站在月台邊等地鐵來。跟我們一樣搭地鐵划手機的很多,不過也是有人在看書。
這一站人很多,我運氣好有位子坐。
到站了,趕緊拍一下火車。
◎革命廣場站 ПлощадьРеволюции (Ploshchad Revolyutsii)
我們搭二號綠色線來到革命廣場站,要轉到三號藍色線的月台搭車。鐵軌上的空橋接連到三號藍色線的月台。
二號線這一邊的長廊廳沒有那麼花俏,全部白色,天花板畫成菱形格紋浮雕,飾有白瓷花環和精緻的瓷偶。
瓷偶有各種姿態有男有女,穿著不同的服飾,我想是代表蘇聯的多民族,之後我們要到另外一個大廳去搭三號線。
手扶梯。蘇聯這樣大手筆的興建地鐵,只知道要把車站搞得像藝廊,卻沒有設計廁所,藝術家也是要吃喝拉撒睡啊!
我們來到3線的月台,長廳二側的通道門擺了人像銅雕共有76個,鑲在拱型通道門的四個角落,原本有20個通道門通往月台,封了二個,照片剛好有拍到封起來的。地鐵站的建築師 Alexey Dushkin請雕刻家M.Manizer設計,由 A.Denisov, A.Plikais, L.Zhdanov, G.Vetutnev, I.Ivanov, A.Divin, E.Falko, M.Vladimirskaya, V.Puzyrevsky這些雕刻家執行雕塑這76個銅雕,刻畫蘇聯戰鬥民族的光輝,長廳飾有各色花崗岩大理石。(資料來源翻譯自莫斯科地鐵官網)
這些銅雕人物都是無產階級平民老百姓例如軍人,農夫,運動員,作家,飛行員,工人,學童等,最有名的卻是一隻狗和一隻雞,被摸得黃橙橙亮金金。左邊拍到地鐵站的工作人員了。
這個應該是海軍水手吧?
就是這隻狗。
摸狗嘴可以帶來好運。
摸雞可以帶來財富。
名副其實的偷雞摸狗嗎?只不過偷雞不成不會蝕把米,摸摸就發財了。這個農婦越看越性感,還有激凸。
這一站叫做革命廣場站,跟我們搭的第一站一樣,二個地鐵站連在一起有通道互通,革命廣場站可以通到劇院站。
農夫握著麥穗。
革命廣場站一出站便到革命廣場,喀山教堂和國家百貨商場之間那一條路便可以通到革命廣場,因此若要自行前往克林姆林宮和紅場,也就是我們來到莫斯科第一天參觀的行程,就是搭到革命廣場站。
性感農婦和雞再拍一次,這樣可以看到中間的長廳和另一邊的月台。
認真讀書的美少女
搭上火車了,這一班車人比較少。車廂與台灣的很像,也很乾淨。
從革命廣場到基輔站要過二個站,趕緊來個到此一遊照。
◎ 基輔Киевская(Kiyevskaya) Arbatsko-Pokrovskaya Line
基輔這一站是因為剛好來到基輔火車站,便命名基輔站,基輔現在是烏克蘭的首都,過去蘇聯還沒解體,烏克蘭還沒獨立之前,基輔是蘇聯的第三大城市,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愛恨情仇不是一時之間說得完的。
連這個地鐵站也以烏克蘭為主題,圓弧形的天花板與大柱子之間上有壁畫共有24福,像這一幅的主題叫跳舞。
這幅叫做幼兒園«В детском саду»
天花板上的吊燈也是特色之一。大柱子上柱頭也有陶瓷的浮雕,花案風格是屬於烏克蘭式的。
長廳的盡頭有一大壁畫叫做節慶在基輔Праздник в Киеве,呈現的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統一歡樂氣息,還真是諷刺。
再拍一次大廳,只有我們這種觀光客才會拼命拍照。
拍一下月台,拍到的空橋是要通往五號棕色線月台,那一頭的大廳也很有看頭,不過保羅沒有帶我們去。
離開地鐵站之前趕緊再拍幾張照。
Debra一張
我一張,後面的帥哥比較搶鏡頭。
然後搭這一段長長的手扶梯,基輔地鐵地下深38米,相當於往地底挖地下十九層樓。
網路上的資料說基輔站並沒有自己獨立的車站,而是另有通道通道基輔火車站,我們則是從火車站對街的出口走出來,還沒出去之前,地鐵站還有這一個美麗的樓梯廳。
有著大理石柯林斯柱,牆壁上還有陶瓷畫。
從這裡出站,紅色的M代表地鐵站。
可是走來之後對街看起來很像是基輔地鐵站,我不太確定,總之很像地鐵站和火車站是連在一起的。
基輔火車站。
一上來走一段路,遊覽車就在旁邊等著接我們了。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