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087_副本.jpg  

在六十石山的路上,台灣獨木舟公司打電話來告訴我隔天的清水斷崖獨木舟日出行程取消,傷心的我就在煩惱明天要怎麼安排行程,是繼續在這民宿多待一晚,還是隔天啟程繼續南下?恰好我的好同事V與家人從台東北上來到花蓮過夜,他們全家都很喜歡花蓮年年來,像走竈咖一樣,我問她有何計畫,可否與他們會合,他們喜歡走步道,就約隔天上午九點半在太魯閣的遊客中心碰面。想說走完步道再決定要不要繼續待在花蓮。當晚我認真騎小折在花蓮市區逛,民宿老闆建議我可以去觀光夜市看看,附近有個圓形廣場,都有外國團體準七點表演,可以再到花蓮文創園區。

 IMG_0949_副本.jpg  

我對夜市食物不是烤的就是炸的興趣缺缺,我只想去看看表演。花蓮東大門夜市一整排,分成四區:福町夜市、原住民一條街、各省一條街、自強夜市四大區域,只見遊樂園,不見表演。懶得逛四大夜市,我回頭往花蓮文創園區。

◎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IMG_0950_副本.jpg  

144號廣場

入夜的花蓮文創園區,有種神秘氣氛,來逛的人很少,成為附近居民運動的地方。有街頭藝人在表演廣場唱歌,但是聽眾稀疏,我繼續往裏面走,建築部分開放,有商店區,文創區,和教室。我看一下官網的資訊,花蓮文創園區的歷史建築是日據時期1913年的「花蓮港工場」,由日本「宜蘭振拓株式會社」向花蓮港廳花蓮港街租得1,520坪土地建成的酒廠,光復後成為花蓮酒廠。1988年 花蓮酒廠遷入美崙工業區約25公頃新廠,酒廠便停止運作,到了2002年 文建會配合政府推動「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花蓮舊酒廠原址設立創意文化園區,定名為「花蓮創意文化園區」。

IMG_0951_副本.jpg  

我的小折。

當晚空氣濕悶沒有甚麼風,在裏面逛得滿身大汗,不過白天都已經曬一天,就不介意自己又油又濕又臭了。

◎  第07棟 事事創藝空間 

IMG_0952_副本.jpg

木造日式建築的部分有二大棟第六號和第七號,生活用品和創意商店,裡面的冷氣挺強的,這樣忽冷忽熱逛街很像泡三溫暖。

◎ 第二十四棟 複合式空間

IMG_0953_副本.jpg

 這棟水泥建築有二層樓,二樓上來長這樣。走廊盡頭是舞蹈教室。應該是第十八號建築。

IMG_0973_副本.jpg

一樓的長廊。

◎第九號展覽館

IMG_0977_副本.jpg

裡面是釀市集,好幾攤創意藝術攤位

IMG_0978_副本.jpg

建築本身很有意思,有人正在上課體驗手作。還遇到問卷調查。

IMG_0981_副本.jpg 

有一個攤位的小姐很熱心介紹,她的攤位結合手縫布包,木工和陶藝品。我其實只是來市調一下,加上我在臉書上有追蹤一個花蓮的陶藝工作室,她在這裡擺攤,我來看看實際作品和照片有沒有差別,差別不大,親眼看覺得這些文創者很有毅力。想想自己的陶藝做了快二十年,還在醞釀,沒毅力辦個展,擺攤也只是湊熱鬧,開課雖然成功,但是我太痛恨寫報告,報經費,做計劃,最煩的就是還得搞定不團結的團隊,我還是去跟阿信老師那邊上上課,等下次靈感來再一鼓作氣把作品完成。

◎第十一號創意生活形象館

IMG_0975_副本.jpg

有二棟有山牆連在一起的展覽廳,夜晚看特別迷人。 

IMG_0983_副本.jpg

而且坐在這邊石凳上陣陣茉莉花香,對這個園區印象加倍。

IMG_0984_副本.jpg

我們陶藝班有一個學員和她老公也來這裡擺攤展覽呢!人家很積極學習參展賣陶藝,應該跟她多多學習。

IMG_0985_副本.jpg

 這是阿美將 

IMG_0988_副本.jpg

大煙囪與檸檬月

◎ 第十七棟文創館 

IMG_0989_副本.jpg

我在這裡兜了好幾圈深怕漏掉那一棟展覽館,這棟展覽館我已經走過了,決定補拍照片。 

IMG_0993_副本.jpg

還可以搞自拍。

IMG_0996_副本.jpg 

第六與第七棟木造建築之間,夜晚拍起來也挺好看的。差不多準備回民宿,我有點小迷路,反正手機可以導航,不至於走丟,加上在花蓮市騎單車是一件愉快的事,一是道路非常平坦沒有上下坡,除了中山路的地下道,但是騎起來一點都不費力,而來是開車的人都很悠閒,不會橫衝直撞。

2018年8月22日 (星期三)

上午跟V約九點半,但我早到一小時,但時間又不夠往返天祥,我往中橫公路走一小段,來到一座橋就趕緊回頭。

◎ 舊寧安橋 

IMG_0997_副本.jpg  

這裡太容易有落石,到處都是警告標語,要不就是把步道或橋圍了起來,像這座橋就是。

IMG_0998_副本.jpg  

我們一起走太魯閣的小錐麓步道然後接砂卡礑步道,我們走到大水管那哩,便回頭。途中我們走到溪水中小玩水。

IMG_1014_副本.jpg

 我說要幫同事拍照,她就穿了一件小性感洋裝。

IMG_1015_副本.jpg

小錐麓步道很短只有650公尺,但要命的是全都是階梯,風景也多被樹擋住,唯獨特別的大概是吊橋。

IMG_1016_副本.jpg

先走隧道

IMG_1019_副本.jpg

 今日造型,想說要爬石頭,就穿了褲子。

IMG_1025_副本.jpg

吊橋是單行道。而且只限五人。這步道不是只有我們五個人,還有一票外國人,但他們腳程很快,切了砂卡礑隧道的捷徑就超越過我們了。

IMG_1031_副本.jpg

吊橋

小錐麓步道連接砂卡礑步道,若是只走砂卡礑步道,就是走過很長的隧道來到這座紅橋也叫做砂卡礑大橋,從鐵樓梯下來沿著砂卡礑溪一直走。

IMG_1037_副本.jpg

這裡的步道很平緩,加上有樹蔭,而且步道是沿著岩壁開鑿進去,走起來很輕鬆,也不曬。「步道的開築,緣於日治昭和15年(1940)開發本區水力發電而修築供做運輸材料的通道,可見橫於溪上輸水的大水管(1K+933m)及攔砂壩(3K+28m),以及光復後入山管制檢查哨(1K+548m)的遺跡。砂卡礑「Skadang」太魯閣語意為「臼齒」,因昔日建社時掘出臼齒而得名,砂卡礑流域的部落係由巴圖(Batto)家族所建立。步道傍溪而行,溪水終年碧綠清澈,其所呈現的水石之美,是您在領略了豐富的人文意象後,不容錯過的大自然饗宴。」(資料來源: 太魯閣國家公園

IMG_1039_副本.jpg

溪水不多,這裡像小型的太魯閣峽谷。來到這邊遊客就變多了,不少是陸客。他們還比我熟門熟路,我對台灣東岸實在太陌生,但這一次自駕沒有遇到塞車,一路覺得非常舒暢,決定以後寒暑假多來這裡玩。

我同事的先生非常喜歡花蓮,所以不辭辛苦一路開車帶著一家人來這裡度假走步道,他正好發現一隻大蜈蚣,結果引來強國一家人的好奇,無助害怕的大蜈蚣想躲進草叢裡,強國的爸爸硬是用樹枝把蜈蚣撥出來,蜈蚣在地上打了好幾個滾,強國的小孩已經對那強國人說,你不要弄牠啦,他不理,我一見就很不高興說,你不要弄牠啦!為什麼要弄牠!強國人馬上鬆手,他一直瞪我但不敢說甚麼。然後悻悻然走了,我朋友(同事)事後就說我好猛啊,我就說這是國家公園,本來這裡的動植物就不可以亂動亂採,不懂規矩滾回你強國啦!

IMG_1043_副本.jpg

不能只用眼睛看美的事物嗎?

◎ 五間屋

IMG_1046_副本.jpg

來到這裡大概就是砂卡礑步道的官方終點,我同事說其實走進去裡面聽說是世外桃源,但是沿途沒有廁所很不方便。

IMG_1155_副本.jpg  

回程在這五間屋買冰水喝,買馬告香腸要排隊,當然就算了。

 

來到溪邊怎能錯過親近大自然的機會。

IMG_1075_副本.jpg

大理石的紋路真美。

IMG_1079_副本.jpg

前方就是大水管的地方了。

IMG_1082_副本.jpg

大水管和這塊說明牌的麻豆大石。

IMG_1088_副本.jpg

鮮豔的紅果

蝴蝶雙飛

IMG_1100_副本.jpg

回頭看步道。

水質清澈

IMG_1103_副本.jpg

 告示牌。

IMG_1104_副本.jpg

砂卡礑步道小檔案。

◎ 老邵江浙餐館

IMG_1115_副本.jpg  

中午同事說回到花蓮吃飯好了,他們喜歡吃北方麵食建議吃這一家還請客,他們很喜歡吃蔥油餅,還點了水餃和酸辣湯,我點了牛肉炒貓耳朵,大家一起用。我覺得裡面最好吃的是水餃,酸辣湯也好喝。

資料來源: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官網

google map

太魯閣國家公園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andawei111 的頭像
    amandawei111

    阿慢打胃之不落閣

    amandawe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