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小鎮是南法行程第七天最後一個景點,來到這裡已經是下午六點,準備要去吃晚餐。很神奇地來到這個觀光勝地卻沒有甚麼人在走動,原來都是聚集在餐廳酒吧盯著電視螢幕看世足賽。
領隊說餐廳就在大街Rue de la République上一直走下去,於是我跟Debra就開始走「旁門左道」,特地繞到巷子裡,來場微冒險。
莎拉小鎮全名是Sarlat-la-Canéda薩爾拉拉卡內達,簡稱Sarlat所以叫做莎拉,因為不大叫做莎拉小鎮好像親切了些。位於法國西南部這一省叫做Dordogne多爾多涅省,名稱就跟我們前一個景點的遊河名稱一樣,省分的舊稱叫做Périgord,到現在還有使用,而且還分了顏色Périgord Noir (黑), Périgord Blanc (白),Périgord Vert (綠)和 Périgord Pourpre (紫)。莎拉小鎮屬於Périgord Noir,多爾多涅省最有名的就是鵝肝鴨肝醬還有松露醬。
這就是專門賣鵝肝鴨肝醬的店。
foie gras就是鵝肝醬的意思,請美美Debra當麻豆。
還有一些商店還營業,但是沒有甚麼遊客。
之後我們就開始走小巷,是個小坡路,上去有歷史建築,也有精美旅館
◎白衣懺悔者小堂Chapelle des Pénitents blancs
光是這個大門就讓我們拍好幾張照片,還好當時我有拍旁邊的說明牌,一google沒想到維基百科竟然有中文解說,我們真是運氣太好了,可以遇到莎拉小鎮的歷史建築。
這是一座天主教小聖堂,正門為巴洛克風格。1602年薩爾拉主教路易二世上任,他支持成立了白衣懺悔者和藍衣懺悔者(1607年和1608年)。白衣懺悔者小堂於1618年開始修建,於1626年完成。主教埋葬在小堂里。1792年,修會被驅逐。1796年,小堂作為國家財產出售。1875年,白衣懺悔者小堂與藍衣懺悔者小堂合併,保留藍衣懺悔者小堂,白衣懺悔者小堂改為體育館和倉庫。1970年,又改為神聖藝術博物館。博物館現已關閉,小堂將修復成一個音樂廳。(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怪怪屋有巫婆在窺看
骨董印刷機當裝置藝術
一家二星級的飯店,門前的紫藤讓我們留步拍照
這個小鎮的房屋多是用黃色石灰岩建造,古色古香。
回到大街,Debra建議對著店家玻璃自拍
離開前我們又找個玻璃自拍
這個巷口我們也拍好幾張照。
◎ Les Delices de Lauralice
然後先去用晚餐
前菜是鵝肝醬配麵包
主菜是烤鴨腿,甜點是派。
◎ House of La Boétie 拉博埃蒂的出生地
用完餐後領隊帶我們到處走走來到卡卡頌的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Sacerdos薩爾拉主教座堂,教堂前的廣場叫做Place du Peyrou。這裡有一個房子叫做Hôtel de La Boétie,是一個作家Étienne de La Boétie(1530年11月1日-1563年8月18日)艾蒂安·德·拉波哀西或埃蒂安·德拉博埃蒂的出生地,他是法國作家,法國政治哲學的奠基人、反暴君論的重要代表人物。我猜我拍到的這個角度應該就是這房子。
◎Cathédrale Saint-Sacerdos薩爾拉主教座堂
可惜教堂已打烊不能進去參觀。始建於14世紀,17世紀完成。
那天世足賽進入準決賽,法國對比利時,你看看不管是遊客還是當地人全都拉張椅子佔滿了人行道盯著電視螢幕看現場從俄羅斯聖彼得堡十字架體育場轉播,我其實沒有在追,當天也搞不清楚哪國對哪國,團裡的年輕大學生不知是聒噪媽的小孩還是搞自閉冷漠媽的小孩,非常想看世足賽,不過等我們回飯店,飯店的電視竟然無法看,據說大學生還跑到附近的PUB看比賽。
從這張照片上的國旗就可知道是比利時對法國。我們一方面覺得躬逢盛事很有趣,但是要穿越這些觀眾參觀景點就有些小尷尬。
奇妙的房子
從巷子看主座堂
教堂後面的墓園The Jardin des Enfeus。我就說團裡的人很忌諱這個,都不願走進,只有我往前走想看看這個法國靈骨塔的樣貌。這座塔叫做Lanterne des Morts (Lantern of the dead)往者之燈或是St Bernard’s Tower,這種建築常見於中部或西部法國,代表墓園所在地,這座塔建於12世紀。
下面是墓穴
◎ Old St. Mary's Church - Covered Market
之後來到另外一個大廣場Place de la Liberté,有一個很像教堂的建築卻有一個超大鐵門,原來這是教堂改建的市場,我們也是無緣進入參觀。這個廣場應該是莎拉小鎮最重要的廣場,這裡還有市政廳,可惜我露拍照,實在是坐了太多人,無法好好拍照。照片中有階梯上去的建築叫做Manor Gisson。
◎ Hôtel de Maleville
站在廣場回頭看則是看到另一座歷史建築Hôtel de Maleville,這棟樓也叫Vienne Mansion或是Maleville Mansion,說是樓其實也很像個城堡,原本屬於Jean de Vienne他是亨利四世的財務總管,也是Jacques de Maleville的後代,這棟華廈其實是三棟連載一起,分別有哥德式義大利式和法國文藝復興的元素湊在一起。
小巷間的紫色幽香配紅色拱門
我們穿過人牆往上走了這斜坡,然後又返回,我都忘了我看到甚麼,好像是有個泉水,總之我沒拍照。
往回走來到一個建築的門廊,就看到這個劈腿男,旁邊的小狗像是他的教練。
又回到了廣場,那就來介紹一下這個有頂市場,原來是聖瑪莉教堂Church Sainte-Marie建於1365和1479年間,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教堂嚴重受損,到了2001年由名建築師Jean Nouvel設計整修改成一個活動展覽中心。
我跟小孩一樣好奇,但是裡面都是暗的看不到任何東西。
◎ Manor Gisson
這棟建築更像城堡叫做Chassaing Mansion或是Gisson Mansion (Hôtel Chassaing or Magnanat) ,建於15世紀,是二棟建築雙拼,中間有一個六角形的塔樓,一邊為哥德式,有雙窗和小柱,另外一邊則是文藝復興有有直櫺的的凸窗。
這裡有個義大利式的台階,上面還擺了一個銅雕。
上了階梯,這邊的石板路順著往下來到另外一個廣場。
我各取了二個角度拍照,很自得意滿。
◎ Place du Marché des Trois Oies
走過來來到這個有三隻銅鵝的廣場,大家還排隊要跟鵝拍照,等到人走了,最後請Debra幫我拍,我故意調皮拍照,實在是等太久而且覺得跟銅雕拍照有這麼重要嗎?
有個英文網站介紹了莎拉小鎮的歷史建築景點,多虧這網站我才掰得出來我走過那些地方,像這個三隻鵝廣場,最重要的不是只有這三隻鵝,作者為F.-X. Lalanne,而是鵝後面的建築,叫做Vassal Mansion (Hôtel Vassal)建於15世紀,最特別的就是那突起的二個角樓corbelled turrets。
回頭走大街,路都被擋了。
◎ Au Grand Hotel de Sarlat Pavillon Selves
我們的飯店在莎拉小鎮的郊區距離市中心有點遠,當晚趁著天黑前,我自己跑出去逛。路上既沒甚麼人也沒甚麼車,全都去看世足賽去了。
我走著走著來到了一大片夜總會,神奇的是墳墓都搭了帳篷。
夜總會的旁邊就是露營車區,人家歐洲人都不忌諱的,反而他們才會吵死人,露營車上傳出世足賽的播放聲,我看壞人也沒空理我,所以我逛得很自在。
小山坡上的別墅。
飯店外面馬路風光
飯店附近,你看路上都沒車
感覺是以前的倉庫
飯店的大廳一隅。
當晚我們房間的分配是擺不平的,有的有陽台,像我們的就沒有,強國媳婦就在陽台上喝起酒來說話很大聲,我大老遠在馬路上就聽到她倆的聲音,我在樓下對她們說我在路上就聽到她們的聲音,她們竟然回我說,阿我們就是大陸人啊。
雖然在夜總會附近又離市區很遠,飯店的設施應有盡有。
還有游泳池。
我們的房間。
窗外風光
飯店花園
飯店大廳另外一隅。
資料參考來源
維基百科
google map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