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七月十一日星期三,Day 10

愛爾蘭之旅第三天的行程
Glencar Waterfall→ St. Columba's Parish Church,Drumcliffe,埋葬W. B. Yeats的教堂墓園→Strandhill beach用午餐加海藻浴→Knock Church,Holy Water→Galway

Glencar Lake
 

 
一早離開Derry,即進入了愛爾蘭的國境,我們一路開始往山區前進,一路蜿蜒,轉個彎來到了一個很夢幻的湖區Glencar Lake,一股不食人間煙火的空靈氣息,如果有小仙女飛舞其中,我大概也不會覺得驚訝,難道這就是Celtic克爾特鄉野傳奇神話文化發展源地?薄靄輕輕柔柔如薄紗半遮湖光山色,靜靜的碧綠湖水映著對岸的青蔥小山,水草鬱鬱菁菁幽然伸出水面,除了路邊的野花一切都是綠,只可惜司機繞著小路,一路都沒有暫時停留讓我們感受一下此地的靈氣,只到了Glencar Waterfall我們才能下車看瀑布,他也提到小時候的W. B. Yeats葉慈常常到此地遊玩,甚至他也寫了一首詩The Stolen Child此地為背景。是說一個小孩被小精靈拐走,一起在這裡手牽著手在山林裡吃著櫻桃和莓果,在月光下腳踩沙地,手舞足蹈在古老的舞蹈中,在溪流中尋找熟睡的鱒魚過著與世俗隔絕的生活。我還希望我是那個被誘拐的小孩。

William Butler Yeats 葉慈生平

William Butler Yeats(W. B. Yeats)中文翻譯成葉慈(1865-1939),愛爾蘭出了四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慈就是其中一位,另外三位為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1969年得主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1989),1995年得主奚尼(Seamus Heaney 1939~) 。而葉慈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語詩人及劇作家。大學的時候我們讀英國文學,葉慈的詩集是我們必讀的教材,當時以為英國真了不起出了這麼多文學作家,後來才原來葉慈並不是出生於英格蘭而是愛爾蘭,若你曾逛過大英博物館也可以得知,大英博物館之偉大,收藏物大多來自於他掠奪的國家和殖民地,搶回來的寶物藝術品,自然而然都變成了英國的東西,文學作家作品亦然。愛爾蘭長期受到鄰近國英國所統治,然而文化宗教甚至語言不同,權力利益也不均,因此愛爾蘭人並不願意受到英國統治,愛爾蘭的文學作家在愛爾蘭獨立之前,都可看出這些文人推展民族運動以及對於獨立自主的渴望。

葉慈出生在愛爾蘭動盪時期,來自於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就是愛爾蘭與英國倫敦二地跑,除了有英文的素養,他更能將愛爾蘭的克爾特文化作為他創作的靈感,將愛爾蘭的鄉野傳奇和蓋爾語文學翻譯成英文,發楊愛爾蘭的文化,並且他對於印度的哲學以及異國佛學靈學玄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也融入在他的文學創作裡,他除了將愛爾蘭文學翻譯成英文之外,他也是一位詩人也為劇作家,甚至後來也加入政治界成為國會議員,意味他的作品由藝術創作的面向,延伸至公共議題、對民族政治的關懷。甚至在公共事務的投入之餘,也依然繼續創作並對愛爾蘭文學劇場的推動不遺餘力。

有關葉慈的延伸閱讀1延伸閱讀2延伸閱讀3

Glencar Waterfall
 
 
Glencar瀑布及湖區這一帶屬於是Letrim郡,距離Sligo沒有多遠,葉慈的母親就是來自於Sligo,我查了一下維基百科提到這一郡的人口特別少,所以一直保留原來的自然景觀。Glencar Waterfall其實規模並不大,也離湖畔不遠,我們去的時候陰雨綿綿,瀑布的水量不算少,只是水位落差不大,並不覺得壯觀,只是沿途的木頭步道蜿蜒在樹林裏,走在其中別有韻味。停留沒多久,我們繼續出發到一個教堂叫St. Columba Parish Church、Drumcliff在Sligo郡,此為葉慈永遠安息之處。


St. Columba Parish Church、Drumcliff葉慈永遠安息地
 

 
這個教堂據說也是葉慈祖父之前從事教會牧師所主持的教堂,教堂規模不大,覺得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教堂大門的門把是一對天鵝。外面有一片墓園,除了有愛爾蘭特有的十字墓碑也有一個圓塔,最重要的就是葉慈也埋葬於此。
 
上面的墓銘誌寫著:
Cast a cold Eye
On Life, on Death
Horseman, pass by!

Amanda之中譯版:
一拋冷眼
於生,於死
聖者騎士,行經匆匆!

自己為了想翻譯葉慈的墓誌銘,上網查了好一陣子,發現許多台灣的學子誤用葉慈的墓誌銘作為自己部落格的題詩,甚至還亂加註解翻譯,奇摩知識的解釋也令人匪夷所思,隨便斷章取義,事實上此墓誌銘出自於葉慈晚年的一首詩Under Ben Bulben,他感受自己人之將至,對於死亡處之泰然,然對於愛爾蘭藝術文化無法繼續傳承感到遺憾和憂心,在詩中也明白表示最後三句詩詞,要刻在他的墓碑上,唯一讓我不解的是他提到的Horseman是何涵義及暗喻,之中有一位台灣小學老師(也就是延伸閱讀1的連結)將Horseman解釋為英國貴族,對於主張民族主義的葉慈,意思是要英國快快離開,我一直覺得這種解釋非常奇怪,最後找到這個非常詳細的詩文賞析Under Ben Bulben,有興趣的可以做參考。Horseman,裏所意指的是有傳承使命感的愛爾蘭的藝術文化家,葉慈離開人世就無法繼續傳承,一方面也擔心愛爾蘭的藝術文化也沒有後人繼續經營。

Strandhill Beach 衝浪聖地
 
 


離開了Drumcliff,我們拉了一段車程終於來到一個海邊,叫做Strandhill Beach在Sligo郡的一個半島上,此沙灘以衝浪聞名,也有一個海藻浴館可以泡海藻浴。泡海藻浴屬於自費行程,不過因為大姨媽來泡澡不太衛生,只有在海邊散步的份。海藻浴就是有個人浴缸泡在加溫的熱水泡上黏糊糊滑溜溜的海草,據說泡完皮膚變細了,而且很放鬆,不過可能要忍受海草的腥味吧。此地以衝浪聞名,路邊有幾家租借衝浪衣及配備,有不少旅客到此衝浪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皆下海,也有老師帶隊帶著一群中學學生來練習。
 
吃完了午餐之後,太陽出來亮一下相,海風也緩和了一些,自己在餐廳吃了一頓很難吃的咖哩雞飯,小做了日光浴,我們就前往Knock Shrine「敲敲教堂」喝聖水,看瑪麗亞顯靈。

Knock Shrine Holly water
 

 
原來這個叫Knock的小鎮,位於愛爾蘭西岸的一個郡叫Mayo,在西元1879年的8月21日,當時有十五個人目睹聖母瑪莉亞、聖約翰、聖約瑟夫在此顯靈,之後此聖地成為世界各地朝聖者「進香」的地方,西元1979年聖保羅二世也來此朝聖,西元1993年泰瑞莎修女也來過,小女有眼不識泰山,不知此地如此有名,只聽到司機說有holly water可以裝回家,要是沒帶瓶子,教堂附近也有一排紀念品店,專賣小瓶子可以裝水帶回家,據說沒病強身保平安,有病喝了治百病。我只覺得賣瓶子這個點子很有台灣的感覺,實在不想花錢買罐子裝一堆水龍頭水帶回台灣,最後只有在教堂的入口通道有一排特別設計的水龍頭試試水溫。
 
白瓶身藍蓋子的塑膠瓶有的還是聖母瑪利亞的造型
 
中間那個圓圓的地方壓下去,源源不斷,聖水保平安治百病
 
沒有效嗎?那麼買聖母瑪利亞,耶和華,小天使瓷像任君選擇,帶回家保佑你。
 
還是沒效嗎?那教堂牆上念珠整串帶回去好了。

Galway

天空又開始下起雨來,我們的巴士就要前往最後一個行程到Galway,這城市也是我們過夜的地方。Galway是一個古老的城市保有傳統的愛爾蘭文化甚至也保存了自己的語言,所以Galway又稱Bilingual Capital of Ireland,此地的傳統愛爾蘭文化、藝術、音樂、舞蹈活動盛行所以Galway也有另外一個稱呼,為Culture Capital of Ireland,目前是愛爾蘭第三大城,也是目前成長最快速的都市,此城除了有原來克爾特族人這幾年來也加入了許多外國移民。這個有趣的文化城只可惜我們只待一個晚上,很多東西都沒有時間看,誰叫我是浮光掠影遊三蘭呢?


Galway藝術節的網路照片,By Todd Parker,看此連結

當晚我們住的青年旅館最具規模,就在一棟五層樓的大樓頂樓,大家拚死拚活扛著行李上樓,隔天要check out我才發現有電梯可以搭。不過企業化管理的青年旅館好處就是乾淨有裝潢設備也齊全,男女廁所浴室都分開,缺點就是不溫馨,而且為了賺錢任何地方都是以利益為考量,我們當晚住的卻是十二個男女混合的寢室,除了我們自己團的女生,還有幾個早就先住進來的澳洲來的臭男生好像是來此地拍影片,臭就算了半夜還打呼一整夜,真叫人吃不消。
 
這個青年旅館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壁畫,樓梯間就已經畫滿的很有意思的壁畫,這個飯廳兼休息室的壁畫跟在此休息的男生,互相呼應,不覺得像是一幅畫嗎?
 
等雨小停了些,就自己跑到附近的超市買了一份Paninis,雞肉口味,現烤過的麵皮香酥脆,裡面則有雞肉沙拉和特調的醬,再買一瓶果汁這樣就是我的晚餐了。
 
走到了Galway的購物街,商店全都關了,街道有個銅雕,原來是Oscar Wilde,中文翻譯為王爾德,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王爾德是都柏林人,不知道為何這雕像要放置在此,很諷刺的是幾乎所有有名氣成功的文學家都沒有留在愛爾蘭。王爾德也是移民到法國巴黎。不知道這跟我們的王建民是不是也一樣,只有到美國才能機會和發展?
 
Eyre Square前的藝術品?

本來在一個shopping mall內的板凳吃晚餐,結果保全人員來趕人,要我從另一出口離開,一繞就迷了路,還好一路亂走還逛了不少地方,最後也來到最常辦藝術活動的Eyre Square,Galway每年七月份一大盛事就是Galway藝術節,大概我們來早了些,沒能看到嘉年華遊行或是表演活動。只有看到廣場搭了一些舞台,還有一個原本是面古牆的東西已變成公共藝術品。我坐在廣場板凳想要解決完我的晚餐,恰好遇到同團的英國老太太和韓國人,她們約我一起去PUB聽歌,我穿著夾腳拖鞋又一身邋遢,繞來繞去找不到地點的情況下,興趣缺缺的我就自行打道回府先回青年旅館上網去了。
 
九點多的酒吧外頭放滿了一桶一桶各家啤酒,你想要喝一杯嗎?入鏡的二位就是一個英國太太一個韓國人。來愛爾蘭會發現到處店名都叫做Paddy,這是當初將天主教傳入愛爾蘭的傳教士St. Patrick的小名,之後就成為愛爾蘭最常用的名字,也引申為愛爾蘭人的意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andawe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