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什麼?這是看完蔡國強的泡美術館展覽後引發一個這樣的想法。不可否認,這位聞名國際的爆破藝術家聰明絕頂,絕對有二把刷子,至少這個展覽看完,大師在裝置藝術,中國水墨畫,雕刻,舞台設計,意念傳達,文化傳承,還有最有名的:利用火藥,不管是放煙火,以及裝置藝術之爆炸場景,甚至拿來作畫,絕對有令人驚艷讚嘆的一套,最重要的,他懂得商業廣告行銷,大眾心理,優秀的團隊,還有貴人扶持。
一名藝術家若要成功,技巧的養成磨練與學習,時間的耗費,以及本身的創意以及思考是必要條件,但是花不起藝術創作的物質材料成本,養不起工作團隊,我在想蔡國強會變成什麼樣的蔡國強?
我後來上網查到蔡國強泡美術館的官方網站,連網頁的製作也非常用心,就算你不知道蔡國強是誰,網頁也清楚的交代他來自哪裡,創作理念,即使我們在展覽館裡不能拍照,網頁也提供了詳細的資訊和照片可供參考。更有線上商店,連互動遊戲都有了。
下面的就是可以攝影的作品部份
◎蔡國強泡美術館裝置作品之一:文化大混浴:為二十世紀作的計畫。
照片拍得不好,雖然現場看我也覺得這藝術品實在沒有美感,一開始我還以為蔡國強就是以這個裝置藝術為主要理念而取名為「泡美術館」,好像雙關語,給予泡這個動詞多重的解釋,只是展覽對於這個字的英文翻譯則是用hang out,我個人覺得為何不直接用soak?因為soak原本字意接近泡這個字,且有更多重的意義,所以我總覺得Soaking (Yourself) in the museum,不是比Hanging out in the Mueseum更貼切?而且也解釋了文化大混浴的作品活動。
我把官方網站對此作品的文字敘述直接POST在上面,可以參考順便增加我此網誌的版面。
文化大混浴:為二十世紀作的計劃 Cultural Melting Bath: Project for the 20th Century
◎不合時宜:舞台一
這件大型作品就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一進來的大廳懸掛著,非常搶眼。我對於裝置藝術通常抱持比較懷疑的態度,常常這些作品想呈現的不是我眼中的美感,而是意念以及創意的陳述,要不然把幾部車掛在天空中,插上霓虹燈管,也可以當賣汽車的廣告或是廣告招牌啊,為何拉斯維加斯的大型招牌不會拿來當作藝術品討論?
不合時宜:舞台一 Inopportune: Stage One
90年代以後,藝術世界趨向唯美輕鬆,這件「不合時宜」的作品,卻著力社會政治問題的探討。藝術家認為,藝術不能直接改造社會,也不是用作品來表態政治的正確性,但是藝術家可以透過作品,帶給人們新的對世界思考的角度。這件作品的不合時宜在於對視覺震撼的感受與對汽車爆炸的理性反對,兩者之間的矛盾與困惑。
◎台北收租院
周五下午美術館的人潮不算擁擠,這個在拍泥老頭背麻袋的小姐,還有一群來參觀的幼稚園生,剛好與這些乾燥龜裂的泥塑雕人物可以成為我照片中融合的感覺,我這樣算不算也是藝術家?
台北收租院 Taipei’s Rent Collection Courtyard
《收租院》原是由四川美術學院師生1965年的創作,形象地表現了「反動的地主剝削階級欺詐勞苦老百姓」的場面,成爲文革期間,以及社會主義時期政治藝術最著名的宣傳作品之一。
1999年6月 《威尼斯收租院》在威尼斯Deposito Polveri軍火庫首次展出,原作者龍緒理和9位來自中國的年輕雕塑家,現場製作了108件真人大小的雕塑,展期中,部份雕塑在創造的同時,另一些雕塑在乾裂並破損,展覽結束後雕塑則被打碎丟棄。在展覽現場,藝術家試圖引導觀眾,不僅是看雕塑品,更重要的是觀看做雕塑的過程表演,展廳成為藝術品製作的現場,藝術家本體也成為作品展示之一,進而讓觀眾思考藝術家在不同時代的命運。
人生百態,有虛有實,有生有死,有假有真。
此展覽的二大特色就是參觀的人可以預約參觀大師與其他藝術工作人員團隊的創作過程,甚至還可以報名參加直接成為裝置藝術本身的一部份。例如可以報名泡湯,而這個台北收租院也可以看雕塑家現場雕塑情形。
我喜歡用彈珠當眼睛的感覺。
誇張的彎腰背重物,從這個角度我竟然有種老頭背著手在溜冰的輕鬆感。
其他的展覽作品因為不能拍照所以請自行前往參觀,若要說其中我喜歡的作品,我喜歡撞牆,最不喜歡的作品則是文化大混浴,還有巨石雕:海峽,雖然大師賦於這塊石彫很多意義和創作理念,但是我會有種剪紙的感覺,例如你拿張紙剪了個喜字,你說完成的作品不是喜字而是割下來的部份,而稱為喜出望外。嗯,我覺得我真是孺子可教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