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ay 9, 20130801

昨夜雖然不愉快,一早還是早起想好好看一看新加坡,我沿著阿拉伯街走,走到蘇丹回教堂,這區叫做甘榜格南,屬於馬來穆斯林區,阿拉伯街只是其中一條街。昨晚只有看到市集還有回教堂外面,今天走了幾條街。這一帶的建築是屬於英國殖民時期建築叫做shophouse店屋,大多二層樓高,斜斜的紅瓦屋頂,全都已經整理翻修過,看起來很新。被周遭的現代高樓大廈包圍起來,這裡就像是個伊斯蘭的小綠洲。只是我早先走過了西馬的幾個城市:吉隆坡,麻六甲,怡保,檳城,再來到新加坡,看到這些殖民時期房屋,跟馬來西亞的差不多,重複性很高。但若要比較,只能說新加坡有錢,房子修整比較兇,街景很新很整齊,店家多了時尚感。

◎甘榜格南Kampong glam

現在回想起來,新加坡很少有破舊和殘缺的房子,或是樹長在老房子上,這裡的商店街都是翻修粉刷過,連步道也鋪了紅磚改成行人專用道,但少了真正歷史留下的軌跡。

根據Your Singapore網站,甘榜格南的名字源起於曾經在這裡生長繁茂的格南樹(Gelam Tree)。1822 年,甘榜格南的土地被官方分配給馬來人及其他回教徒移民居住。也包含阿拉伯街。1989 年,甘榜格南被新加坡城市發展局(Urban Development Authority)宣佈為保護區,所以區內大部分建築得以重新修繕。

這一區最接近的地鐵站就是我昨天先去探路的武吉士站(Bugis MRT Station)。來到新加坡,我只想要用看的,並不想花錢買,一方面物價太高,二方面我後面還有二周的行程,現在買東西只會給自己找麻煩,何況若真要要購物,我最後的行程會回吉隆坡,到時再買就好,還比較便宜,所以這四天我只有逛逛拍照記錄,只要不要迷路就好,也沒特別注意路名。阿拉伯街是我定位的路,因為那是青年旅館之所在。Your Singapore網頁提到此區的五條路,一是馬士吉街(Muscat Street),二是巴索拉街(Bussorah Street),三是阿拉伯街,四就是哈芝巷Haji Lane。五就是橋北路。

巴索拉街(Bussorah Street)在殖民時代是阿拉伯甘榜地區的心臟地帶,回教徒一切宗教所需都可以在這一條街上找到。例如新加坡舊式傳統Kebaya服裝,也能找到華麗飾品,以及有關阿拉伯或回教徒文化和宗教的書籍。

阿拉伯街(Arab Street)在50、60 年代曾是本地著名布品天堂。如今,現在伊然是優質絲綢、蠟染、飾帶、透明硬紗等特色布材的集中地,還可以客製馬來服裝,另外還有地毯、古董,或是以竹藤手工編織的家飾品,或色彩繽紛的傳統馬來游戲盤(Congkak)跳棋。

哈芝巷(Haji Lane)則是精品店巷。擁有20 多家本地設計師品牌、新興時尚精品店和稀奇小店。

還有一條橋北路(North Bridge Road),有許多專售與回教有關的商店,包括檀香、念珠、雷哈爾(rehal)(專門放置可蘭經的書架)和木製牙刷等。

這裡最熱鬧的時刻是從齋月開始到開齋節,可以體驗伊斯蘭文化和馬來節日氣氛。我想前一晚的市集就是開齋,所以蘇丹清真寺和馬士吉街上旁邊有攤位販售食物和傳統馬來糖果和手工藝品的熱鬧場景。

回想起那幾天我在阿拉伯街來來回回走好幾回,沿路商家店員老闆堆滿笑臉愛跟遊客裝熟,他們多是中東或土耳其人面孔,青年旅館隔壁的地毯店老闆昨天一見到我就開始跟我攀談,感覺好像很熱情,但我總覺得假假的,熱情的背後不過是商業利益考量,問題是我怎麼可能會在這裡買地毯回去?當時我還很納悶,新加坡這麼濕熱,怎會需要地毯呢?現在想想大慨拿來擺飾或是禱告用吧。

這一區還有一個馬來文化遺產中心,因為要收門票,我小氣就沒有進去,只有在外面拍照。建築本身原本是是甘榜格南皇宮Istana Kampong Glam和黃色皇宮Gedung Kuning組成,這個馬來文化遺產中心於1999年成立基金會,並將這二個建築重新翻修,2004年完成,就變成今日的Malay Heritage Centre。

早知道是皇宮,我應該就會花錢進去看了,但是網路有人評鑑裡面沒甚麼好看的,外面倒是很清幽,我還拍到這一隻鳥。至於所謂的格南樹說這裡也有種,好像是一種百千層樹。

自助旅行還真的要事先做功課,事後再寫遊記查資料,難免會遺憾哪裡沒有去到。但是旅遊我喜歡隨性,就像我不喜歡用衛星導航開車一樣,途中才會有驚奇。

我入住的青年旅館應該翻新又加蓋所以比這一帶的房子高,房子的格局是長方形,一樓是咖啡廳餐廳,住宿在二三四樓,後面還有一個螺旋梯。

至於這些精品店,內部長甚麼樣子,因為還沒開張,沒能進去看,都是拍拍外面而已。

附近也有小餐廳,八哥跟蒼蠅一樣,就來啄食廚餘,其實我看了覺得很膽顫心驚,這樣很容易傳染禽流感吧。

甘榜格南除了有歷史的風情還添加了現代塗鴉壁畫,走出了這一條街,一下又隱沒高樓大廈水泥叢林中。

上午店家都還沒營業,街道很安靜,晚上應該就是那些賣弄風騷的外國女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吧。

雖是回教區,這裡的建築並沒有採取摩爾式建築。翻修後的shophouse,每一家還是可以有一些小變化,變得更有趣味。

◎小印度

之後我朝小印度前進,沿途都會有貼一些告示說明這建築物的歷史。

像這一家飯店叫做Wanderlust,流浪飯店,柱子上也貼著說明,這是1920年代時期建造的,位於印度移民早年養牛的地方,這棟樓原本是個學校,叫作宏文學校,現在改成精品飯店,網路查,一晚最便宜的要178新幣。

斜對面就是這間教堂叫做真光堂(Church of True Light) 於建於1952年,在1963 年被認定為聖公會教堂。過去入教會的成員大多來自在附近居住和工作的三輪福建車夫,這個教堂也反映了濃厚的中國特色和教堂文化,現在也還寫著中文招牌。教堂之能大量吸收教徒不外乎會提供吃住醫療和教育,來迎合這些販夫走卒的生活需求。現在真光堂提供英文、中文、泰米爾語等語言禮拜儀式。

根據維基百科,小印度(Little India)是新加坡的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位於新加坡河東部(牛車水對面),甘榜格南以北。這些區域都是梧槽(Rochor)城市規劃區的一部分。小印度在當地泰米爾社區更普遍稱為竹腳(Tekka)。在英國東印度公司萊佛士統治新加坡時期,依據種族隔離政策,原本規劃一個珠烈甘榜區Chulia Kampong,作為印度南方或是斯里蘭卡泰米爾人移民的居住地,後來人口膨脹,才逐漸移居到現在的小印度。小印度的位置沿著實龍崗河Serangoon River,一開始這一帶以畜牧業維生,後來加入了其他的商業活動,到20世紀初,該區變成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

現在小印度的主要商店街是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沿街有竹腳中心,竹腳廣場,小印度中心,實龍崗廣場,和穆斯塔法中心。前一陣子HBO播放的影集叫做星洲檔案,英文名稱就是這一條路Serangoon Road,只是不懂為何要以這一條街當作影集名稱,而不是新加坡其他街名?畢竟這裡是小印度,多是印度人生活,要不然就是一些華人勞工,拉人力車的。

我從實龍崗路彎進來這一條街叫作Buffalo Street,整條街色彩繽紛,尤其這獨棟的建築特別鮮明,連桌椅也跟著建築顏色相呼應。原來這一棟是個歷史建築,是陳東齡故居,現在變成一家藥局,叫作胡姬花藥局。

 

我把旁邊的說明板文字打下來:

Residence of Tan Teng Niah
陳東齡故居
陳東齡不僅從是糕點業,也經營其他的小生意,他在實龍崗路擁有幾間白糖製造廠,在家寶路則有一家燻膠廠。再以牛隻和布料為主要行業的小印度,巷陳東齡這樣的商人可謂鳳毛麟角,儘管如此,他卻在此找到定位,並讓事業成功發展起來,而這座別墅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
這座建築典雅的房子是小印度僅存的中式別墅之一。這座建於1900年,擁有八間臥房的別墅,融合了中國南方和歐洲的建築風格,並在1980年代進行了修繕工作。精緻的建築特色,使它在1991年榮獲新加坡建築師協會所頒發的榮譽獎項。別墅的二側建有大門直通庭院。騎樓懸建在第一層的建築結構上,形成了一處本地稱之為五腳基的騎樓底。五腳基泛指移民地政府時期所建造的店屋前的有蓋走廊。大門入口二道雕工細緻的擺動門,把客人引進了一個掛滿字畫的客廳。大門之上更懸掛著一個科有秀松二字的金字排匾。松樹代表堅韌不拔的精神,相信是陳東齡妻子的寫造,而這座別墅就是為她特別興建的。

 

檳城也有五腳樓,但沒這個花俏,上邊還特別瓷貼花飾和琉璃瓦,和不給鴿子歇停的釘針。

連公廁也相對應。

◎衛理公會福靈堂Foochow Methodist Church

說是小印度,這裡還有一個福州教會,叫作為衛理公會福靈堂。這個也是古蹟,設立於1897年是新加坡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屬下歷史第二悠久的堂會,這個教會早期是提供給福州來的拉人力車馬伕來作禮拜,當時以福州話傳道,一開始信眾約100人,起初在密駝路後來搬到哥里門街的英華學校,後來又搬到肅街的淡米爾理公會,最後在1937年在這裡蓋了福靈堂。(資料來源:衛理公會福靈堂)

我在小印度亂繞,也不知何去何從,站在實龍崗路上發呆的時候,有一個印度人走過馬路來跟我攀談,他說我看起來很不快樂,我不好意思跟他說我不喜歡新加坡,我問他這附近有甚麼可以看的,他就建議我可以去附近的印度廟看看。

◎維拉瑪卡里雅曼興都廟

這個卡里女神廟就在實龍崗路141號,門口小小的,進去別有洞天。

我走到廟裡又看見這位印度人,他自我介紹說他叫作Sam,五十歲以上,個子嬌小,一聽到我是台灣來了就說二三十年前他當兵曾經到台灣高雄待了一陣子,也前前後後去過台灣幾次,一猜就說我是老師,然後每開口第一句話就說Because you are a teacher, .... 然後意思是我要教育我的學生,跟他們說印度教怎樣怎樣。其實當時他說甚麼這個廟有甚麼,我根本記不得,網路上說入內要搖鈴,Sam並沒有提醒我,只告訴我要脫帽,拖鞋。

沒研究一開始看所有的印度廟都覺得差不多,反正有很多神祉,顏色很鮮豔,裡面總有一種很特別的味道,外人根本搞不清楚哪個神是哪個神。當然我是事後查資料才知道這個神廟祭拜的不是濕婆,不是黑天,也不是室建陀,而是濕婆的老婆,室建陀的媽,卡里女神,或時母Kali Goddness。

時母(天城體:काली,kālī,音譯為迦梨或迦利,字面意思是“ 黑色的” )為印度教的一個重要女神。傳統上她被認為是濕婆之妻雪山神女的化身之一,為威力強大的降魔相。迦梨一詞也可解釋為時間,故中文翻譯為時母。在後期的信仰體系中,時母被認為與時間和變化有關,象徵著強大和新生。時母的造型通常為有四隻手臂的兇惡女性,全身黑色,身穿獸皮(上身往往赤裸),舌頭則伸出口外。她的脖子上掛著一串人頭,腰間又係著一圈人手。四隻手中有的持武器,有的提著被砍下的頭顱。時母的腳下常常踩著她的丈夫濕婆。(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對時母的崇拜在性力派中佔有重要地位。性力派是受到上古希臘的地母神信仰影響的一個印度教強大派別,認為女神的性力為宇宙的本源。總的來說性力派實際上貶低了男神的作用,而強調他們配偶的功能。如時母即被認為代表濕婆的性力。現在最盛行時母崇拜的地區是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在印度教的主要節日排燈節來臨時,大部分地區的人紀念女神吉祥天女,而孟加拉和阿薩姆邦的居民則紀念時母。(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這座印度廟(有的會寫興都廟)由孟加拉工人於1855年所建,是為祭拜濕婆大神的妻子卡里女神而建的。卡里女神被尊為力量女神,“維拉馬卡里拉曼”意為“卡里勇氣”。維拉瑪卡里雅曼興都廟是第一個寺廟供奉她;女神被描繪有著很多雙手臂和多隻手掌;每隻手都拿著武器,用於和邪惡鬥爭。左右兩邊站的就是她的兩個兒子Ganesha和Murugan,Ganesha是像神,而Murugan的形象就是會騎著孔雀飛翔。

進入興都廟前要記得搖搖大門上的金色小鈴鐺!這個舉動是要告訴神明,你來了,要開始許願了,而出興都廟前,也要再搖搖大門上的鈴鐺,告訴神明你要離開了!這是對印度教神明最基本的尊敬。(Sam先生倒是沒這麼說。)

卡里女神是主司殺戮與破壞的邪惡之神,她的存在對於早期印度移民來說,帶來了一種在異鄉的安全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屢次空襲中,許多人選擇到這座廟宇進行避難。這座廟宇與逃難的人們一起,共同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炸彈爆炸。

1980 年代新增了一個獨特的門塔、八座主要的圓頂屋以及一些小的穹頂,讓這裡成為了新加坡最壯觀的景點之一。(資料來源:Your Singapore,百威旅行社網站

女神長這樣到底是在保佑人還是嚇唬人?Sam說女神也有治癒的能力,可是一定要開場剖肚拉腸子出來嗎?

男人被踩在腳下在現實的印度社會裡果然是神話。

這裡有比較慈祥的卡里女神

劈腿踩男人

排隊拜拜

用香油膏

我跟Sam聊了好一陣子,他也說他自己的故事,他說前幾年他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顏面受損,牙齒都沒了,之前要不斷的復健和整型。其實他不說,我是察覺不出他有甚麼異樣,只覺得他的眼睛很溫柔很大,臉小小的。他還跟我說我晚上可以搭捷運到一站叫作Paya Lebar,去看馬來人的夜市,因為要過馬來年了,所以市集賣很多年貨,我可以去看看,晚上我就聽他的話去逛一逛。

這一次我請Sam讓我拍個照。

◎竹腳市場

我走到小印度的捷運站,旁邊就有一個市場叫作竹腳市場,裡面有美食街和市場,有各式各樣出售印度、馬來西亞和中國食品的攤位,還有一個專門出售新鮮蔬菜、肉、魚、香料和鮮花的濕貨市場。採購諸如黃銅油燈和壺罐這樣的紀念品,或購買新鮮的茉莉花花環。

我看到印度抓餅超高興,趕緊點了印度抓餅和雞肉咖哩,真是美味。抓餅應該搭配著沾醬,桌上就有一大罐,隨便你加。這樣4.5新幣,算是比較便宜的一餐。

這是個有頂市場

我又繞回了美食街,我要拍照的時候,這位刺龍刺鳳的竹腳大哥就擺好pose給我拍。奇妙的是我在怡保受了印度人了氣,來到新加坡卻託印度人的福。

來新加坡據說要吃大閘蟹,可是我花不下那個錢,也其實是因為我對啃螃蟹沒有很大的興趣。

這是甚麼花?

找到了小印度捷運站,剛開始買票的過程不太順利,我請櫃台幫忙,她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也沒幫到忙,我只好回到自動購票處再試一次,還好也是一位印度人走過來幫我買票。下一站牛車水,就下回分解了。

 

資料來源:

Your Singapore.com 甘榜格南

維基百科

百威旅行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andawei111 的頭像
    amandawei111

    阿慢打胃之不落閣

    amandawe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