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程到了最後一天,印象卻格外模糊,翻翻我當時記的筆記,只寫到我們搭船之後遊覽車載我們去休息站,我買了巧克力,至於是甚麼巧克力我已經不記得了。這一次我們要過的邊境是馬其頓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入了阿爾巴尼亞還得趕一段路,來到餐廳都已經下午二點多了。

IMG_2507_副本.jpg

在車上時間很長,只能看看外面的風景。阿爾巴尼亞境內多山丘陵地,是地中海型氣候,故產橄欖油。注意看地上都會有凸起的防空洞,可是我照片拍不起來。

800px-07Albanisch_makedonische_Grenze02  

照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還特別寫了一篇關於阿爾巴尼亞的防空洞bunkers in Albania,照片來源的連結便是。有一篇文章貼的照片比較美,可以點看看。標題就叫做等待不會來的敵人Awaiting the enemy that never came。阿爾巴尼亞這樣像飛碟的防空洞無所不在,維基百科用了這個字ubiquitous,全國約有173,371水泥建造的防空洞。這應該是阿爾巴尼亞的特色之一吧。真可惜我沒能自己拍一張照片。這些防空洞建於從1960代到1980年代共產時期第一書記恩維爾·霍查 Enver Hoxha下令所建。

IMG_2513_副本.jpg

阿爾巴尼亞是我們這五個國家裡面最窮的,與其他四國的歷史有些雷同,曾是古希臘殖民地,在公元前146年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4世紀末先後被東羅馬帝國和斯拉夫人占領。1415年起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近500年。所以這裡約有百分之65人口是信奉伊斯蘭教,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阿爾巴尼亞在奧匈帝國的扶植下,11月28日宣布獨立,其目的是阻止塞爾維亞取得進出亞德里亞海的出海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被奧匈、意、法軍占領。之後阿爾巴尼亞在二戰中先後被軸心國義大利王國和納綷德國佔領。恩維爾·霍查領導的阿爾巴尼亞共產黨參與了抵抗運動並成為阿爾巴尼亞人主要的抵抗軸心國力量。1944年底,阿爾巴尼亞全國獲得解放,1946年1月11日,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1976年12月28日,改稱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在霍查執政期間,陸續與東方集團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友好關係。阿爾巴尼亞曾經接受了他國大量的經濟和物資援助,其後卻因恩維爾·霍查認為南斯拉夫、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三個國家正在走修正主義道路,變成了「社會帝國主義」國家,而在後來分別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陸續斷絕與這三個國家的來往,再加上當時的阿爾巴尼亞政府一直進行封閉所有國境行動,因而導致這段時期的阿爾巴尼亞一度陷入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局面。到1991年才脫離共產主義,改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但政局動盪不安,於1997年發生內戰,由八國組成部隊來平息才結束戰爭。

◎ 艾爾巴桑 Elbasan 

IMG_2519_副本.jpg

我們來到阿爾巴尼亞的第三大城艾爾巴桑,只是來用午餐,不過餐廳很有特色,是在一個羅馬碉堡裡面。艾爾巴桑在西元前二百年為羅馬帝國Via Egnatia的一個驛站,因此發展成城市建了碉堡,而後西元五世紀基督教的傳入這裡有了主教和教堂,而後這裡似乎被遺棄一直到鄂圖曼土耳其時期才有軍隊紮營。市中心還保留著當時的碉堡城牆,我們沿著城牆的大馬路走了一段,然後穿過城牆就來到一家餐廳叫做Real Scampis

IMG_2538_副本.jpg

◎ Real Scampis

IMG_2520_副本.jpg

這是一家飯店結合餐廳規模頗大,又依著碉堡城牆,我覺得非常有特色。

IMG_2524_副本.jpg

餐廳的內部。

IMG_1480_副本.jpg  

這是我們的午餐。

我參加的旅行社還玩了一個花招就是在行程的最後一天會摸獎,獎金一萬元,一人獨得,摸到獎的不是我,就沒甚麼好提的,我有拍照,司機來頒獎,抽到的是駝背爸爸的漂亮女兒,Debra察覺到領隊似乎跟她們一家人是熟識的,要不就是女兒年輕貌美領隊特別照顧,到底有沒有只有他們知道,我也不太在乎就是了,總之這一團的氣氛太差,我們二個又感冒不適,在遊記的最後,我只想針對我旅遊景點的部分趕緊了結。

IMG_2525_副本.jpg

吃了餐抽完了獎,該是我探險的時候,有一群青春肉體的辣妹走進來拍照,我也偷拍了一張。感覺很像老師和學生團體照,青春肉體這樣僵硬。

 

 

IMG_2527_副本.jpg

你看看餐廳的庭院就這樣,全世界有多少這樣的餐廳?

IMG_2528_副本.jpg

而回頭看看餐廳的主建築是這樣,還有花園庭院。

IMG_2530_副本.jpg

還有喵喵

IMG_2533_副本.jpg

餐廳還特別架高,保留遺跡。

IMG_2534_副本.jpg

來到這種地方我忍不住想要拍幾張假掰照,硬是要Debra幫我拍。

IMG_1630_副本.jpg  

覺得我的今日打扮有點遜,那是想到當晚要搭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只好選擇舒服一點的衣服。

IMG_2536_副本.jpg

這門應該是另外從城牆挖洞的吧。

IMG_2545_副本.jpg

艾爾巴桑距離首都地拉那沒有太遠約三十五公里,來到地拉那我們還有一個地陪,但是市區導覽真的是草率到不行,誰叫我是跟團呢?

IMG_1484_副本.jpg  

◎ 地拉那Tirana

IMG_2550_副本.jpg

 

這大概是公家機關吧,上面的紅色國旗上面有著黑色雙頭鷹的圖案是阿爾巴尼亞的國旗。

IMG_2553_副本.jpg

找不到這是甚麼建築,若是找到再補上。

IMG_2555_副本.jpg

Ubike

◎ Taiwan Complex 

IMG_2563_副本.jpg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一個地方叫做台灣,還是地拉那民眾最喜歡去的休閒娛樂區,有草坪公園水池還有一個casino,我們就是在這裡排隊上公共廁所。我不記得為何竟然會以台灣來命名,台灣跟阿爾巴尼亞沒有邦交,而且中華民國被踢出聯合國還是阿爾巴尼亞等國提出,讓中共進入台灣out的哩。

補記:網路上有篇文章有提到為何會叫台灣,一切都是因為牆頭草的緣故,因為這個公園Rinia Park或稱青年公園建於1950年,當時阿爾巴尼亞與中共斷交,改想跟台灣友好,那時有一小段時間台灣與阿爾巴尼亞有邦交,所以就把這公園叫作台灣公園。但如我前面所述,害我們離開聯合國的,阿爾巴尼亞也算是罪魁禍首之一。

IMG_2564_副本.jpg

台灣公園裡的賭場兼餐廳。

◎ Independence monument 獨立紀念碑

IMG_2566_副本.jpg

台灣公園一隅。那醜醜的方形公共藝術是獨立紀念碑。

IMG_2567_副本.jpg

然後跟著地陪走了一段,來到一個大廣場,叫做斯坎德培廣場,以阿爾巴尼亞的民族英雄為名。喬治·卡斯特里奧蒂·斯坎德培(1405年-1468年)出生於克魯雅的一個拜占庭帝國貴族家庭,其父是伊庇魯斯地區眾多反抗鄂圖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一世的小領主之一。當抵抗失敗後,其父被迫臣服,並交出包括喬治·卡斯特里奧蒂在內的四個兒子作為人質。喬治被迫改信伊斯蘭教後,在阿德里安堡接受了軍事訓練,成為鄂圖曼帝國的一位統帥,在獲得一系列勝利後,他被封為「阿納夫特魯·伊斯坎德·貝伊」(Arnavutlu İskender Bey),意為「阿爾巴尼亞的亞歷山大老爺」,將其與亞歷山大大帝相提並論。該稱號在阿爾巴尼亞語中為「Skënderbe shqiptari」,其後成為他最常用的名字「斯坎德培」。

◎ 斯堪德培廣場Scanderbeg Square

IMG_2568_副本.jpg

斯堪德培廣場是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市中心的重要地標。廣場命名於1968年,以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命名,斯堪德培紀念碑在廣場中央。而廣場中央有一座斯坎德培騎馬的銅像。在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期間,地拉那的城市規劃由Florestano Di Fausto和Armando Brasini設計,採新文藝復興風格,四周的建築不是大酒店就是國家行政單位或歌劇院博物館,例如:地拉那國際大酒店、文拉宮文化宮,阿爾巴尼亞國家歌劇院和國家歌劇院國家歌劇院、國家圖書館、國家銀行、Ethem Bey清真寺、鐘樓、市政廳Ministry、運輸及基礎設施基礎設施部、農業部、經濟部、能源部以及國家歷史博物館。但是地陪東指西指說這是啥那是啥,我沒有記錄下來也忘光了。

IMG_2570_副本.jpg

雕像至少有拍一下,後面的清真寺是Et'hem Bej Mosque

◎ 國家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IMG_2571_副本.jpg

國家歷史博物館也只有遠遠看著。

IMG_2572_副本.jpg

連走過去也沒有。

IMG_2577_副本.jpg

某個政府機關,然後就搭車去機場等晚上的班機了。

◎ 地拉那機場

IMG_2583_副本.jpg

機場不大。

IMG_2584_副本.jpg  

草草結束地拉那市區導覽,只能來到機場發呆睡覺。

IMG_1492_副本  

終~

巴爾幹保羅賽馬阿(2017)遊記列表點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andawei111 的頭像
    amandawei111

    阿慢打胃之不落閣

    amandawe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