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酒莊我們前往波爾多,將是我們在南法的最後一站,隔天我們要搭子彈列車去巴黎,司機先生也會在此與我們告別。波爾多是個繁榮的海港都市,但比馬賽市容美麗乾淨,2007年還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個值得多待幾天探訪的城市。我們抵達的時間約在下午四五點,陽光非常強,領隊帶我們到一個大廣場,大家都躲在樹蔭底下。

◎ Place des Quinconces梅花廣場 

IMG_0845_副本.jpg

這個大廣場叫做梅花廣場,是法國第一大廣場,歐盟國當中列居第二名,面積十二點六萬平方米。原址是一個城堡,1820年整理成廣場,是一個矩形大廣場,但是樹林的部分分成五瓣,大概是這樣才叫梅花廣場。廣場上最顯著的地標是一個噴泉中間豎立一柱,稱作吉倫特派紀念碑Girondins Monument。

◎ Girondins Monument

IMG_0851_副本.jpg 

紀念碑豎立於1894年和1902年之間,紀念法國革命恐怖統治時期被害的吉倫特派。圓柱有一個底座和噴水池,裝飾著青銅馬和部隊。圓柱頂部的女神象徵自由精神。

IMG_0855_副本.jpg 

基座四面的雕像有分別的象徵意義:

朝向大劇院:共和的勝利
朝向 Chartrons夏爾特:和諧的勝利
朝向河:論壇與法國公雞;右側,歷史;左側,口才
朝向圖爾尼廣場:中間雕像代表波爾多, 右邊代表多爾多涅河,左側則是加龍河。

IMG_0858_副本.jpg

我沒有每個面向的雕像都拍,這個應該是代表波爾多市,二左右二邊的河流。

IMG_0852_副本.jpg 
噴泉的部分則是戰車,馬代表無知,謊言和惡行,魚代表幸福。

IMG_0862_副本.jpg 

我沒有注意到有魚的雕刻。不知這隻鼻孔噴水的是代表甚麼?

IMG_0846_副本.jpg

 遠處的二支船首柱 rostral columns,高21米,面向加龍河 豎立於1829年,分別象徵商業和航海。

IMG_0853_副本.jpg

 法國常有恐怖攻擊,軍警巡邏很常見 

IMG_0869_副本.jpg

 樹下有二個雕像,一個是蒙田和孟德斯鳩,由雕塑家Maggesi雕刻於1858年。

IMG_8745_副本.jpg 

之後我們往交易所廣場前進,之後領隊就讓我們自由時間大概一個小時。

IMG_8748_副本.jpg

梅花廣場旁邊樹林電車穿越。

IMG_8751_副本.jpg

 這有軌電車在2003年開通有軌電車系統,成為波爾多重要公共運輸樞紐,有2條電車線路,21條公交線路,12條前往吉倫特省和南部各地的客車線路。

IMG_8805_副本.jpg

 也要拍個照 

◎ Place de la Bourse交易所廣場 

IMG_0878_副本.jpg

交易所廣場在歷史上曾先後命名為皇家廣場,自由廣場(革命期間)、帝國廣場(拿破崙時期),復辟時期恢復為皇家廣場。1848年,路易-菲利普一世時期,最終定名為交易所廣場。這一面的古典建築是一個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Douanese國家海關博物館,中間的噴泉叫做三女神噴泉。

IMG_0884_副本.jpg 

交易所廣場是18世紀法國建築的經典作品。北面是交易所宮(Palais de la Bourse),現在是波爾多工商會(Chambre de Commerce et de l'Industrie de Bordeaux),南面是農場飯店(Hôtel des Fermes),現在是國家海關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Douanes)。後者由昂熱-雅克·加布里埃爾設計,興建於1735年到1738年。國家海關博物館在1984年開幕,展覽法國海關的歷史。

IMG_0881_副本.jpg

 我本以為這也是重要建築之一,結果只是這條街Rue Saint-Rémi的第一棟建築,大概是差不多時期建造,所以有統一建築風格。

IMG_0882_副本.jpg

 三女神噴泉 

IMG_0886_副本  

廣場上的建築在窗下飾有Mascaron,大致是頭像雕刻,例如尼普頓,神獸,天使,女性,甚至有非洲婦女,反映波爾多也曾經是販賣黑奴的繁榮港口。

IMG_0893_副本.jpg

看到這一條街擠滿了人,嚇壞了我們,於是我們選擇別的路走。

波爾多Bordeaux是法國第五大城市,是新阿基坦大區和吉倫特省的首府。歷史上曾是法國舊省吉耶納的首府。是歐洲的軍事、航天和航空的研究與製造中心之一,泰勒斯集團等很多公司的研發機構,以及賽峰集團空中客車和達梭航太等航空巨子下屬的飛機製造廠等,還是法國戰略核彈研究和物理實驗的核心,擁有原子能研究中心和兆焦雷射計劃等許多高端技術機構,此外還有新材料和奈米技術方面的研究機構。波爾多也是個大學城,大學學生數超過7萬人。除了兩所綜合性大學之外,還有波爾多政治研究學院、通信與新聞學院和法律學校。法國國立法官學校也在波爾多,是法國法官的搖籃。

波爾多旅遊資源豐富,號稱「睡美人」,有眾多的博物館和古蹟,城區內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在法國僅次於巴黎。2007年,老城區大部(又稱「月亮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18世紀以來尤以盛產優質葡萄酒享譽世界。波爾多因此也被稱為世界葡萄酒中心,波爾多葡萄酒也有著「葡萄酒皇后」的美稱。每兩年一度,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舉辦盛大的國際酒展-Vinexpo。

城市建在加龍河拐彎處,並被河流分為位於河東的右岸和位於河西的左岸兩個部分。在歷史上,左岸是比較發達的。流經波爾多的加龍河可供遠洋巨輪通行。加龍河左岸地勢低洼,通常是布滿沼澤的平原。 波爾多是法國連接西非和美洲大陸最近的港口,也是西南歐的鐵路樞紐。(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Le Miroir d'eau水鏡

IMG_8740_副本.jpg

靠近加龍河有個戲水區叫做Le Miroir d'eau,在交易處廣場的對面,晚上是拍廣場可以倒影一起錄

800px-Bordeaux_place_de_la_bourse_with_tram  

照片來源維基百科,是不是很美?

◎ Église Saint-Pierre 聖皮耶教堂

IMG_0896_副本.jpg

我們沿著加龍河往南行,先看到這座教堂,就進去參觀一下,教堂始建於十二世紀,是波爾多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從過去這一帶就是波爾多發展的區域,不過網路上資料說教堂在十九世紀有重建,大致保留了十四十五世紀哥德式風格。

IMG_0897_副本.jpg

這一帶晚上很熱鬧是酒吧餐廳區,但大白天沒有甚麼人。

IMG_0903_副本.jpg

天主教教堂

IMG_0907_副本.jpg

彩繪玻璃是重點

◎Porte Cailhau凱約門

IMG_0910_副本.jpg

 接著我們來到這個城門,長得很童話,建於十五世紀,原本是城牆的一部分,作為翁布里埃宮的正門,現在皇宮不在,這個哥德式建築變成歷史的見證。

IMG_0911_副本.jpg

 城門前的小廣場還有個銅雕市景模型

IMG_8759_副本.jpg

 弄得更童話  

IMG_8774_副本.jpg 

來張網美照囉

IMG_8775_副本.jpg 

◎ Pont de pierre 皮耶橋

IMG_0914_副本.jpg 

最後我們只走到皮耶橋(Pont de pierre),是法國波爾多一座跨越加龍河的橋樑,連接左岸的維克多雨果林蔭道和右岸的梯也爾大街。

皮埃爾橋是加龍河上的第一座橋樑,修建於1819年到1822年。在這三年中,由於河水潮流強建橋不易,面臨許多挑戰。最後從英國借來潛水鐘穩定橋樑的支柱。有17個拱(拿破崙名字的字母數字)。直到1965年興建聖讓橋之前,皮耶橋一直是唯一的橋樑。

IMG_0916_副本.jpg

 走到這裡都累了,先吹吹風休息一下。

IMG_0919_副本.jpg 

北方遠處高聳的雙塔屬於波爾多聖安德肋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André de Bordeaux),是法國城市波爾多的一座天主教堂,天主教波爾多總教區的主教座堂,1096年,教宗烏爾班二世祝聖了這座教堂。最初的羅曼式建築只保存了中殿的一面牆。王者門建於13世紀初,其餘部分則建於14-15世紀。該建築列為法國的國家紀念物。

旁邊有個獨立鐘塔叫做 Pey-Berland Tower但是我們從這一頭看不到。 

IMG_0920_副本.jpg

時間差不多了得回頭,我們走小路,走得戰戰競競。路上總有一些紀念雕像。

IMG_8758_副本.jpg

 旗幟也是美麗的街景裝飾。

◎ Grand Théâtre de Bordeaux波爾多大劇院

IMG_0922_副本.jpg

我們約在波爾多大劇院附近集合,這個劇院Grand Théâtre de Bordeaux是法國波爾多的一個劇院,1780年4月17日開幕。芭蕾舞《女大不中留》(La Fille Mal Gardée)1789年在此首演,年輕的馬里烏斯·彼季帕也在此表演了他的第一個芭蕾舞。該劇院的設計者是建築師維克多·路易斯(1731年至1800年),他因設計這座建築而贏得羅馬大獎。路易斯的著名作品還有巴黎的巴黎皇家宮殿和法蘭西劇院(Théâtre Français)。波爾多大劇院被看作是藝術和光的聖殿,立面為新古典主義風格,門廊的12根巨柱為科林斯柱式,頂部的12尊雕像為9個繆斯女神以及朱諾、維納斯和密涅瓦。(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IMG_0924_副本.jpg

旁邊還擺了一個三D的人頭

IMG_0929_副本.jpg 

劇院照

◎ Church of the Holy Cross, Bordeaux聖十字教堂

IMG_0932_副本.jpg

之後我們徒步來到這個教堂,但其實我們要去教堂旁邊的餐廳用餐,只是用餐時間還早,領隊讓我們進去教堂參觀一下。

IMG_0933_副本.jpg

 

教堂的側邊。

IMG_0934_副本.jpg

教堂的正面,教堂叫做聖十字教堂Église Sainte-Croix是一座修道院教堂。創建於7世紀的本篤會修道院,教堂興建於11世紀後期和12世紀。立面為羅曼式建築風格。教堂有一個中央走道,四個側廊,和多邊形的後殿。中央走道長39米,而後殿高15.3米。著名的管風琴是18世紀的。19世紀教堂重建。過去的本篤會修道院目前設有波爾多美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 de Bordeaux)。

IMG_0939_副本.jpg

裡面很樸素

IMG_0940_副本.jpg

我們就在Ecole des Beaux Arts波爾多美術學院附設的劇院餐廳用餐。

IMG_0942_副本.jpg

這一餐最為特別,是分子餐

IMG_8804_副本.jpg

還沒入口之前根本猜不出是甚麼東西做的

IMG_8809_副本.jpg

還有餐車,是外送還是廣告車?

IMG_8810_副本.jpg

之後司機就來載我們去飯店了。

◎ Place de la Victoire勝利廣場

IMG_8812_副本.jpg

經過勝利廣場,位於聖凱薩琳街(Rue Sainte-Catherine)南端,主要建築是17世紀興建的阿基坦門(porte d'Aquitaine)。廣場仿羅馬的卡比托利歐廣場。2005年6月17日,完落成捷克雕塑家Ivan Theimer的兩部作品:方尖碑高16米,重量超過50噸,由六塊紅色大理石組成,還有兩隻青銅烏龜,龜殼上刻有葡萄名字和波爾多原產地名稱。

IMG_8818_副本.jpg

 來到飯店了,跟司機合照。

◎ Mercure Bordeaux Centre 

IMG_8821_副本.jpg

 

當晚住的飯店也很有特色

IMG_8822_副本.jpg

IMG_8823_副本.jpg

房間

IMG_8825_副本.jpg

我們有試著出去走走,但沒發現甚麼又走回去了

IMG_8826_副本.jpg  

從房間外面看出去的風景。

資料來源

Bordeaux Tourism

維基百科

google ma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andawe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