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瓦維爾城堡之後我們步行到舊城區中央集市廣場,幸運雨停了,只是天氣陰陰地板濕濕。
◎中央集市廣場(波蘭語:Rynek Główny w Krakowie)
建立於1257年。其面積為40,000 m²,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廣場之一,廣場上有宏偉的哥德式建築聖母聖殿、文藝復興風格的紡織會館、市政廳鐘樓、以及聖亞德伯堂。早在15世紀,猶太人就在廣場上從事貿易,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將其改名為阿道夫·希特勒廣場(Adolf Hitler-Platz),並摧毀了亞當·密茨凱維奇紀念碑。戰後,紀念碑重建。
那這位亞當·密茨凱維奇到底是誰呢?我查了維基百科英文說明,原來亞當·伯納德·密茨凱維奇(1798/12/24- 1855/11/26)是波蘭詩人、戲劇家、散文家、政論家、翻譯家和政治活動家。他被譽為波蘭、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的民族詩人。他也對烏克蘭文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是波蘭浪漫主義的主要人物,是波蘭「三大吟遊詩人」之一,被認為是波蘭最偉大的詩人。他也被認為是最偉大的斯拉夫和歐洲詩人之一,被譽為「斯拉夫詩人」。在波蘭和歐洲,人們將他與拜倫和歌德相提並論。
上面照片正是集市廣場,中央黑黑的雕像就是亞當密茨凱維奇,右邊高聳建築就是聖母聖殿。最左邊只拍到一點點迴廊的是紡織會館。
◎紡織會館
紡織會館(波蘭語:Sukiennice)是波蘭克拉科夫的一座文藝復興建築,曾經是國際貿易的主要中心。客商在那裡會見,洽談業務和易貨貿易。在15世紀的黃金時代,紡織會館是來自東方的各種外來貨物的進口來源——香料、絲綢、皮革和蠟——而克拉科夫本身出口紡織品、鉛和來自維利奇卡鹽礦的鹽。現在裏面還有市集多半市賣紀念品。我在裏面買了小木盒。
◎市政廳鐘樓
在紡織會館的後方是市政廳鐘樓。這座鐘樓是1820年因開闢廣場而拆除的老市政廳唯一保留下來的部分。它的地下室曾經是帶有中世紀刑場的監獄。這座宏偉的哥德式建築建於13世紀末,用石頭和磚砌築,高70米,傾斜55厘米,是1703年風暴的結果。鐘樓頂層的觀察平台對遊客開放。
◎聖母聖殿Bazylika Mariacka
聖母大殿(波蘭語:Kościół Mariacki)是波蘭城市克拉科夫的一座磚砌哥德式教堂,興建於14世紀,位於中央集市廣場。高80米,以法伊特·施托斯的哥德式木製祭壇而著稱。每隔1個小時,從鐘樓頂部都會響起號角聲。哀怨的曲調在中途中斷,以紀念13世紀的著名號手,他在蒙古人襲擊城市時,發出警報,而被弓箭射中喉嚨。在中午,號角聲由波蘭國家電台1台向波蘭國內外現場直播。聖母大殿的建築為海外波蘭人修建的許多教堂所模仿,例如芝加哥的聖彌額爾總領天使堂和St. John Cantius,其設計風格稱為「波蘭主教座堂風格」。
聖母聖殿的內部,正在做禮拜是不可以拍照的,我趕緊偷拍一張。
◎聖芭芭拉教堂 Kościół św. Barbary w Krakowie
為了找這座教堂的名稱google map看半天,原來它就在聖母聖殿後方。教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哥德式 羅馬天主教堂,建於 1338–1402 年。最初可能是一個墓地教堂,也就是說聖母聖殿後面這個聖瑪麗廣場原本是個墓園。除了這個教堂隔壁還有一個聖瑪麗教堂旁。教堂的南側與南波蘭耶穌會教省的教廷大樓相連,該建築俯瞰小市場廣場,另一側是所謂的門上屋 (House on the Gate) 的一樓 有一條特色的拱廊通道。
我兜了一圈然後走到Floriańska街
站在聖福里安街Floriańska街上回頭看聖母聖殿,繼續走則會來到城牆來到聖福里安門St. Florian's Gate
路邊的牆上還有這個波蘭畫家的銅雕
揚·馬泰伊科(Jan Alojzy Matejko;1838年6月24日—1893年11月1日)是一位波蘭畫家,以其描繪波蘭史上著名政治與軍事事件的畫作而著稱他最著名。的畫作包括《格倫瓦德之戰》一類的帆布油畫、關於很多其他戰役以及貴族庭院景色的畫作、還包括波蘭歷代國王的肖像畫集。他被列為最著名波蘭畫家之一。
◎聖福里安門St. Florian's Gate
波蘭哥德式塔樓,建於14世紀初,使用紅色花崗岩砌築,是克拉科夫老城防禦工事的一部分。1241年,韃靼人摧毀了大半個城市,1285年修建防禦工事,聖福里安門以聖徒福里安命名,為克拉科夫老城的主要入口。上有聖徒福里安雕像。塔樓高33.5米。克拉科夫的皇家之路始於聖福里安門,經聖福里安街(ulica Floriańska)通往中央集市廣場。
◎ Baszta Stolarska克拉科夫的木匠塔和後方的Baszta Cieśli w Krakowie
延著城牆走,還會看到二個塔樓,這三個塔樓便是克拉科夫現存最完整的塔樓。我試圖想翻譯這二個塔樓的名稱,結果都跳出木匠。木匠塔是一座方形塔,在第三層即最後一層的高度變為六邊形,採用哥德式風格。它歸恰爾托雷斯基王子博物館所有,博物館的倉庫就位於塔內。
不知道這個賣畫的是否有執照可以在古蹟上面掛畫賣畫。而前面這個小廣場拍照也很好看。這一條路叫做Czartoryski 王子巷。
克拉科夫的建築是混合式的,有巴洛克有歌德式有文藝復興等等,大概是依據時代不同而流行蓋甚麼,而就由教堂來體現。王子巷的小廣場上的銅雕是由波蘭雕刻家Bertel Thorvaldsen所作的Statue of Mercury墨丘利,是羅馬神話中為眾神傳遞信息的使者,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荷米斯(Hermes)。他的形象一般是頭戴一頂插有雙翅的帽子,腳穿飛行鞋,手握魔杖,行走如飛。墨丘利是朱庇特和邁亞的兒子,是旅行者、商人和小偷的保護神。
◎Church of the Transfiguration
繼續走經過天橋來到這個教堂,為巴洛克式天主教堂比較新,建於 18 世紀。
Church of the Transfiguration
裏面是這樣。
◎Church Of Sts. John the Baptist and John the Evangelist
為了走回集市廣場我選了Jana 街,就看到這個紅白教堂Church Of Sts. John the Baptist and John the Evangelist, 這座天主教堂建於公元 1150 年左右,幾個世紀以來不斷重建和擴建。 在教堂內,您會發現主祭壇以及福音傳道者聖約翰和施洗者聖約翰的雕像上有一幅慈悲聖母的畫,其歷史可以追溯到 18 世紀。 這座教堂的獨特之處,一定是教堂色彩繽紛的外觀。
逢做禮拜時間趕緊偷拍照然後離開。
回到集市廣場,發現紡織會館裏面可以逛,就像是一個有頂市集。
這是紡織會館的側面
裏面就是商店街,賣木雕陶器琥珀織品等等
而市政廳鐘塔的旁邊有一個現代銅雕由波蘭雕刻家Igor Mitoraj 在1999年的作品Eros bound,中文翻譯就是綁著繃帶的厄洛斯Eros,是希臘神話中的愛與情慾之神。在羅馬神話則是愛神邱比特。
此時陽光露臉了。
我在紡織會館的迴廊找角度拍照時,有一個會講英文的女子跑來攀談,說可以幫我拍照,過於熱情,我覺得有鬼,很快我就拒絕了,她後來講什麼我沒細聽。她自覺無趣便離開。
市政廳的鐘塔是可以購票登塔的,也不失為欣賞克拉科夫舊城區的好方法,只是我沒去。
再拍一下聖母大殿。
自由時間還有一些,就繞到附近的店家,發現一家專門賣趕麵棍和波蘭陶的店。
波蘭陶上色的手法是用海綿或橡皮章沾色料上色,然後再上透明釉,陶器的本身多半是大量製造的杯盤或是模具製造出來的胚體。我發現多半有重量,而且價錢不菲,所以我沒有下手買。
◎聖亞德伯堂
在集市廣場的一角有個小小教堂,叫做聖亞德伯堂,建於11世紀,得名於在普魯士殉道的傳教士布拉格的亞德伯。
我買的小木盒
經過紡織會館的穿堂大門上掛著一支刀,傳說有兩位當地的建築兄弟被雇用來建造聖母大殿的二個塔樓。當弟弟看到哥哥的塔比弟弟高時,嫉妒之心驅使他拿起刀子殺死了自己的弟弟。隨後,他匆忙完成了自己的北塔,使其成為最高的塔,並完成了他兄弟的帶有圓頂的南塔。在塔樓奉獻的那一天,他深感內疚,於是爬上了塔頂,向人群坦白了他的罪行,絕望之中,他把刀刺進了自己的心臟,然後倒在了地上。
雖然傳說將其描述為一種凶器,但另一種理論認為,懸掛在紡織會館的這把刀是在中世紀用來對付被商人的商品誘惑的盜賊的威懾手段。在那個時候,偷竊行為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小偷可能會失去一隻耳朵,或者更嚴重的罪行是失去一隻手臂。諷刺的是,最初的這把刀據信在二戰期間被盜,今天展出的這把刀是複製品。
鴿子為特色
◎Church of St Mark the Evangelist
集合後我們準備去用午餐,經過這個教堂Church of St Mark the Evangelist,這為歌德式建築。
從餐廳望出去的街景,綠頂磚牆的建築是Kolegium Zakonu Pijarów Kraków-Pijarska,是Church of the Transfiguration旁邊的修道院
◎ Restauracja Miód i Wino
中午吃炸豬排
一道甜點
餐廳一隅
店面
◎克拉科夫瓮城 Barbakan
建於 1490 年代的防禦城門,過去曾與城牆相連,如今為該市歷史博物館的一部分
◎馬泰依科美術學院 Akademia Sztuk Pięknych im. Jana Matejki
美術學院前面的雕像Grunwald Monument (Pomnik Bitwy pod Grunwaldem)
以我們這樣半日遊非常走馬看花,但跟團也只能這樣。下午又是拉車到另外一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