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0716
前一晚在飯店泳池拍完照片回到房間,就沒有再出門,其他幾個團友有的約去游泳,也有的後來自己跟飯店接洽,體驗一下土耳其浴,早餐的時候他們就在聊昨天的經驗,據說時間不夠,他們只有洗半套,後面的精油按摩因為時間太晚就沒試,看到他們神清氣爽,皮膚也變細白了,只不過男女都在同一間洗,而且也沒有全裸,都得穿著內衣內褲。
 
這是當天的早餐,一方面食慾不是很好,所以簡單吃一些,我印象中早餐也不是很豐富就是了。
 
吃完隨便逛逛,飯店裡面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有對這個陶燭臺有興趣,研究一下怎麼做的。後來發現紀念品店也有賣,是這裡很常見的陶製品。
 
飯店週遭沒有其他的建築或是飯店,只有一個沒有使用的水上遊樂園,還有飯店外面的鴿舍。
 
這裡的鴿子都穿了毛靴。
 
路邊的黃花
 
路邊的紫花。

來到這棉堡下的飯店過夜,上午的行程不外乎安排參觀棉堡,巴士得開一段山路繞到山上。
 
這是棉堡的遊客中心和售票處。我趕緊先上個廁所,沒有特別逛裡面的紀念品店。還沒有到土耳其之前,我對土耳其的印象只有伊斯坦堡,藍色邪惡之眼,石灰岩地形,最有名氣的就是棉堡,以前常在土耳其的觀光宣傳海報照片看到棉堡的照片,像是一層一層雪白發泡梯田,很特殊很吸引人,卻不知道實際到底會是怎樣的景觀。後來一些旅遊雜誌還有聽去過土耳其的人都說棉堡被破壞居多,看了很失望,而且你再怎麼拍照永遠都拍不出來像觀光宣傳海報那樣。

儘管大家這麼說,我還是抱持著一點希望,也許我還是可以看到美景。大概上網搜尋一下別人的遊記照片,滿多人都是接近傍晚的時候去,整個白色的棉堡映上夕陽的橘紅,確實比我們上午九點十點的時候看來得美麗。而且如果對於泡溫泉以及希臘羅馬古蹟有興趣的人,應該在這裡停留久一點,不要像我們這樣走馬看花,像我就來不及逛希拉波利斯的部分。
 
收了票之後要過前面的石門,要走段路才能看到石灰華田的部分,這些殘缺的古蹟石砌建築最早追溯從貝加蒙或是帕加馬城邦時期建立的溫泉治療中心。根據維基百科,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希臘語: Ἱεράπολις)原義即是聖城的意思,即在棉堡上面的溫泉區蓋了一個古希臘城市,位於土耳其西南部,靠近代尼茲利。
 
這個牌子說我們經過的這個門叫做拜占庭南門建於西元第五世紀,也就是說這裡還有北門,石材就是利用當地的石灰岩。
 
這是希拉波利斯的地圖。弗里吉亞人早在西元前九世紀-西元前695年之間就來這裡使用溫泉,不過西元前二世紀帕加馬王朝就把溫泉會館建立在美景上,是因為古代人比較有智慧,可以善加利用當地的溫泉水又不會破壞棉堡?到了二十世紀中期棉堡上攔水興建游泳池或是在古蹟遺址上開溫泉飯店,導致溫泉水量減少,原本白花花的棉堡,因為沒有溫泉水可以補充新的石灰,或甚至用水泥圍水池破壞景觀,飯店的廢水也流到棉堡,棉堡的石灰華不再白泡泡幼咪咪。這幾年來才發現這樣下去棉堡可能會消失,當地政府才勒令拆掉飯店,甚至也限制旅客隨便亂走亂踩。如果真的消失了,恐怕土耳其的魅力會失色不少,因為全世界有這樣美景的地方並不多,維基百科提到的有美國黃石公園和中國四川的黃龍。西元1988年希拉波利斯和棉花堡也評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看看能不能拯救一些下來。
 
當時也沒有特別聽領隊解說,反而對旁邊的小狗比較有興趣。這是狗媽嗎。
 
結果在旁邊的古蹟發現了二隻小小狗。
 
不知道這是屬於什麼建築。

危機百科中文的解釋:西元前二世紀,Pergamon帕加馬王朝這個古希臘城邦在此建立一個溫泉城市,讓人來此退休療養,不少人也在此度過餘生,這裡有龐大的墓地充滿了石棺即可證明,其中包括馬可奧勒留石棺。水車也是此地一景。在希拉波利斯,大浴池是利用巨大的石塊建造,沒有使用水泥,由各個開放或封閉的組成部分連接在一起。澡堂簡直就像個天體營育樂中心,因為有圖書館或是體育健身房都可以連接到浴池。由於都是利用拱頂式的建築,成為這裡的一大特色。
 
右手邊走過去就是棉堡的部份,而左手邊則是希拉波利斯的遺跡。
 
這裡就是屬於沒救或是等待活水奇蹟的部份。所以石灰都發黃變褐了。
 
這裡有木板架起來變成步道。來到這裡太興奮都忘記下車戴帽子,曬黑一層皮。
 
是有多少看到古蹟,但是劇院和古浴池沒進去參觀,覺得很可惜。
 
這裡之會變成廢墟,主要是因為地震以及改朝換代的關係。
 
沒有標示不能攀爬嗎?爬到古蹟上拍這種蠢照,如果古蹟倒了人受傷了,到底是誰要賠誰?後面的建築是博物館,我沒有進去參觀。
 
後來領隊就讓我們逛一個半小時而已。這隻狗就躺在棉堡開放行走的地方,在這邊得脫掉鞋子。大概是地面濕濕涼涼的很消暑,不過赤腳踩下去大家唉唉叫,嫌刺。其實再往前走就不會那麼難走了。
 
棉堡就在一個小山坡上,往下望就是Pamukkale巴穆卡麗城鎮,棉堡高160米,長2700米。
 
上午來看是錯誤的時間。
 
這個應該就是觀光海報的照片取景,下面黑黑的確實有點可惜。
 
精采的來了,因為古浴池的部分還是有開放讓遊客泡溫泉,這些泡溫泉的人也都會跑出來展示身材,這個小妹身材很勻稱,故意放她幾張照片來造福大家,相信她一定也很高興她的性感照片在台灣這一端流傳。這裡的規劃也可以讓大家看一下,原則上旁邊還是開了一個人工溝渠引水,大概我沒有懼高症,我其實都走靠山崖那一邊,少人走,石灰比較沒被踩碎,不會刺腳,也不滑。
 
除了正面造福大家,也要來背面的部份,這些應該都是歐美人士,我想土耳其人應該還不至於這麼開放。旁邊的水池就是用人工的方式圍起來。水是冷的。
 
這就是棉堡的美景了。
 
這就是棉堡的經典照片。
 
此時我的團友都不知道到哪裡去了,只有我一直走到最裡面,大部分的旅客也沒走這麼進來。
 
時間不夠,得回頭不能繼續走下去。這就是泡水中的棉堡。
 
據說會有褐褐的顏色是因為當初那些飯店所排出的廢水污染了棉堡的關係。
 
接著我又往另外一頭走,想看古希臘羅馬古蹟。雖然只是斷垣殘壁,想想看有二千二百年的歷史了耶。
 
這一頭就不能下去走,我在拍照的時候,遇到沒有禮貌的日本阿婆,一直趕我走因為她要拍到此一遊照,雖然她一直說死你媽先,但還是覺得不舒服。
 
水池長毛了。
 
這就是白色梯田。
 
圍起來的水池感覺很破壞美感,其功能是爲了留住水呢?還是讓觀光客玩水?
 
剩下二十分鐘的時間,我得找到集合的地方也就是出口處,這些世界遺產級的古蹟都不能看了。
 
只能遠遠地望著。

希拉波利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三世紀, 弗里及亞人蓋了一個hieron廟,之後以廟為中心逐漸發展成為希拉波利斯。之後帕加馬王朝(古希臘城幫)西元前261到253年之間 Antiochus II Theos時期充分發展溫泉療養中心,帕加馬雖然古希臘城幫也與羅馬帝國關係密切。西元前133年 帕加馬王朝滅亡,安納托利亞成為羅馬在亞洲的省份。不過,希拉波利斯的興衰都受到地震的控制,第一次的大地震於西元前17年摧毀了這個城市(Tiberius皇帝時期)。西元60年Nero皇帝時期,又發生更嚴重的地震,後來以羅馬建築風格重建。西元129年哈德良皇帝時期到此,加建了圓形劇場,西元193-211年Septimus Severus皇帝翻新希拉波利斯,西元215年Caracalla皇帝把城市改名為Neocoros,成為希拉波利斯的輝煌時期,當時興建二個羅馬澡堂,體育場,廟宇,大街有溫泉噴泉,變成富有且最重要的羅馬城市,居民高達十萬人。考古遺跡也顯示西元前62年這裡有猶太人移民自此居住,多達五萬人,現在留下的石棺可以證明。之後基督徒移民遷入,如耶穌門徒菲利浦也來此,但於西元80年被釘上十字架處死,此處也有他的墳墓。到西元370年,羅馬皇帝Valen最後一個來此參觀。西元531年拜占庭皇帝Justinian將Hierapolis的主教升格,城市變成Phrygia Pacatiana,羅馬澡堂變成受洗池。在拜占庭時期,這裡仍然繁華,宗教意味濃厚。到了西元七世紀,波斯人入侵,期間又遇到大地震。西元十二世紀進入塞爾柱土耳其王朝,但是西元1190年十字軍東征Frederick Barbarossa征服此城,自此溫泉城被遺棄許久,到了十三世紀,塞爾柱在此蓋了碉堡,十四世紀末已變成一座空城。西元1534大地震更是把原來的建築完全搖毀,希拉波利斯最後淹沒在石灰中。後來西元1887 德國鐵路工程師Carl Humann發掘,這位先生對於考古工作有興趣卻是個門外漢,一方面雖然到處挖掘發現了不少古蹟,另一方面古蹟也被他毀了不少。最後於1957義大利科學家Paolo Verzone正式在此從事挖掘工作,才把希拉波利斯慢慢呈現給世人,只不過20世紀觀光業在此又毀了不少希拉波利斯的古蹟,也把棉堡毀了差不多。後來亡羊補牢,留下現在的景觀。(資料來源:翻譯維基百科Hierapolis)
 
多災多難的古城,歷經多次的地震和改朝換代和戰爭,現代的觀光的過度開發,這個聖城被蹂躪的差不多了。
 
圓形劇場配上野花。
 
傾倒的石柱。

結果我還是最後一個上車,不過黃先生也比我早一步而已,聽說他是去拍美女照,流連忘返才會遲到。
 
離開棉堡,要趕到愛琴海岸。
 
中途休息站的廁所。外面的植物是無花果樹。
 
農作物
 
中午用餐的地方。
 
中午很豐盛,把早上沒吃飽的通通補回來。
 
鷹嘴豆真好吃。粉紅色的和白色的醬是酸奶醬配生菜的,我吃不習慣,還是最喜歡番茄辣椒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andawei111 的頭像
    amandawei111

    阿慢打胃之不落閣

    amandawe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