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走馬看花之旅,就屬里加是我們停留最久的地方,在這裡待了二個晚上,第一個晚上我們遇到民俗節的遊行,第二晚的隔天去散步又讓我巧遇好幾隻貓,所以對這個城市的印象比較深,今天的導遊是一位女性也是屬於認真的那種,雖然口音很重,卻也很清楚台灣旅客的需求,要上廁所,還要購物。
地陪要我們導覽舊城的方式是先沿著運河走一段,然後再回到那一天我們看到遊行的廣場。這是演奏廳之類的地方。
我們就從這裡開始小走一下。左邊的磚塔是彈藥塔。右邊的牆面是拉脫維亞的城市市徽。
火藥塔(Pulvertornis):里加古城牆上惟一保留下來的塔樓,內部是拉脫維亞戰爭博物館。
這是我們的當地導遊,身上帶著很多圖片,她在講解著里加古城四周原本有城牆和塔樓,原本約有40-70個塔樓,現在只剩下這個彈藥塔。是在瑞典統治期間所建照的。
電車
沿著運河還有一些舊城牆碉堡的遺跡。
原本的運河其實是舊城的護城河,現在二旁變成很美麗的河濱公園。
有花園雕刻噴泉。
這個河濱公園的建造於蘇維埃時期,地陪還說當地人很喜歡花園,而公園裡的樹是德國佔領時期所種的。
運河邊。
走到一個小橋邊,上面又是掛滿了鎖頭,地陪的解釋是說新婚夫婦會來這邊鎖上鎖然後把鑰匙丟到水裏,表示他們永結同心不分開。
這座橋是因為造景才蓋的新橋,八年而已。
公園的樹上綁上了布條,有團友問那是甚麼用的,地陪的回答說那不是當地的風俗,大概是學日本的,僅是造景用吧。
地陪一開始從這裡導覽,里加真的給人好印象。
◎自由紀念碑
不過重點是要看這一個自由紀念碑。在二次大戰期間,拉脫維亞人豎立自由紀念碑,來表達他們渴望獨立自由的心,女神高舉三星,所代表的是拉脫維亞的三個地區,但後來又延伸為波羅的海三個國家。地陪的解釋則是表示各行各業的人們結為三星團結一起。另外女神高舉三星的空間也呈現出一個小天使的樣子,你看到了嗎?如果來這裡買琥珀紀念品很多手機掛飾或是項鍊也都會做成小天使的樣子。
在紀念碑的基處有五十個雕像。紀念碑上寫著LAIMA為天堂的意思。另外還刻著TEVZEMEI UN BRIVIBAI 代表THE FATHERLAND OF FREEDOM。
既然來到里加Riga我還是來惡補一下歷史,我抓了維基百科的中文解釋,大概整理一下:
里加(拉脫維亞語: Rīga)是拉脫維亞的首都,是3個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中最大的城市,位於波羅的海岸邊,道加瓦河口。為波羅的海三個國家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工商業中心,舊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中,其建築特色多為新藝術運動建築。
里加位於古代利沃尼亞人(屬於芬人諸民族)的居住地上,位於道加瓦河與里加河的交會處,地名與里加河同名。現代的里加是由德國商人傭兵與十字軍在12世紀後期抵達此地所奠基的。德國商人在1158年建立與波羅的人貿易的前哨站,而奧斯定會僧侶則在1190年在此設立修道院。 里加的亞伯特在1199年成為利沃尼亞教區的主教,他在1201年帶領23艘船艦及超過1500名十字軍抵達里加,並成立聖劍兄弟騎士團(Livonian Brothers of the Sword)。 里加提供了西歐與波羅的人或俄羅斯的貿易路線,後來里加也在1282年加入漢薩同盟。漢薩同盟讓里加的政治與經濟更加穩定。
里加在1522年接受了宗教改革的主張,結束了大主教的統治權力。隨著條頓騎士團在1561年沒落,里加成為自由城市達20年之久。直到1581年時,里加受到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影響。里加在1621年受到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當時他參加了三十年戰爭)的統治。在1656年至1658年的俄羅斯-瑞典戰爭期間,里加受到俄羅斯的攻擊。直到1710年時,里加都是瑞典最大的城市,並且保持自治的地位。不過在1710年,在大北方戰爭的影響之下,里加受到沙皇彼得大帝的侵犯。俄羅斯與瑞典後來簽訂尼斯塔德條約,這也象徵瑞典統治時期的結束,俄羅斯霸權的開始。因為尼斯塔德條約,里加成為俄羅斯帝國的領土,變成一座工業化的港口都市。這樣的狀態持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結束。 雖然波羅的海地區經過長久的改變與戰爭,波羅的海德國人仍然在里加擁有優越的地位。 在幾個世紀裡,里加都使用德語為官方語言,直到俄語在1891年成為新官方語言為止(因為俄羅斯帝國推行俄羅斯化的緣故)。於是,拉脫維亞人從19世紀中葉開始取代德國人成為里加人口最多的種族。也因為拉脫維亞資產階級的崛起使得里加成為拉脫維亞民族復興的中心。1905年發生的俄羅斯革命(由拉脫維亞社會民主工人黨 (Latvian Social Democratic Workers' Party)所主導)則達到社會主義活動的巔峰。 里加緊接著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與1917年俄國革命的影響。德國軍隊在1917年進入里加,而1918年簽訂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則將拉脫維亞割讓給德國。不過因為1918年11月簽訂的康邊停戰協定,德國放棄拉脫維亞的主權,促使拉脫維亞與其他波羅的海國家宣布獨立。拉脫維亞在1918年11月18日正式宣布獨立,里加於是成為拉脫維亞的首都。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1918年-1940年),拉脫維亞將注意力從俄國轉向西歐國家,建立了一個民主的議會制政府。英國與德國取代俄羅斯成為拉脫維亞主要的貿易夥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里加在1941年被蘇聯所佔領,而納粹德國則在1941年至1944年間佔領這個城市。在這段時期,波羅的海德國人被強制送回德國,而猶太人則被迫進入猶太人社區,並在開瑟瓦德(Kaiserwald)與Salaspils建造集中營。 紅軍後來再度於1945年佔領里加,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里加幾乎失去3分之一的人口。里加也開始工業化,並從拉托維亞其他地區湧入大量的人口進入里加,特別是俄羅斯人,並因此改變人口結構。
◎國家歌劇院
走到這邊,地陪給我二十分鐘的時間走一走,主要這邊有一個麥當勞要讓大家去上廁所,有團友則是去麥當勞買餐點。我則走到這一邊,這裡是國家歌劇院National Opera House 。
再往前取景。
這一帶很多新藝術Nouveau風格的建築,有不少是重要的政府機構或大使館。
之後我們就上車繞到我們上回自己步行過橋的舊城區。就看見這隻鴿子大辣辣的在路邊洗澡。
◎拉脫維亞被佔領時期博物館
Museum of the Occupation of Latvia前面的雕像則是Monument to the Riflemen
拉脫維亞被佔領時期博物館(拉脫維亞語:Latvijas okupācijas muzejs)是一個歷史教育機構,成立於1993年,展出的文物和檔案文件,都是關於在20世紀為期51年的時期:1940年拉脫維亞被蘇聯佔領,然後在1941年被納粹德國佔領,1944年再次被蘇聯佔領。
◎市政廳
City Hall
City Hall
◎黑人頭之屋
House of Blackheads
The House of Blackheads is where the merchants-to-be had their guild. Part of this building is the tourist information office, the rest is a fascinating museum. The upper levels house grand ballrooms while the basement has a wine cellar and several exhibits relating to trading in Riga.
上面的鐘顯現出年月日和時間
黑人頭之屋位於里加老城(Vecrīga)的一座建築。原來的建築興建於14世紀早期,屬於黑頭兄弟會,這是一個在里加的德國未婚商人組建的行會。從1580年到1886年,陸續增加了許多裝飾。這座建築在1941年6月28日遭到德國飛機轟炸,成為廢墟,其殘餘部分於1948年被蘇聯政府拆除。目前的建築重建於1995年到1999年。
這個高塔是聖彼得大教堂的鐘塔。
市政廳的鐘,地陪在講解現代的鐘很簡易,黑人頭之屋的鐘則非常花俏而且多功能。
舊城裏不完全都是舊建築也夾雜不少新建築,不過新建築刻意與舊建築相呼應,各有各的特色又不會互奪風采。
照片拍歪了,這是聖彼得大教堂。
里加聖彼得教堂是一座高聳的教堂,高123米(戰前高136米),始建於1209年,15世紀初由羅斯托克石匠擴建。目前的鐘樓完成於1746年,歷史上曾遭雷電襲擊,其中兩次造成坍塌(1666年和1721年)。二戰以前,這是歐洲最高的木製建築。戰爭期間,屋頂和鐘樓毀於大火。1970年代,蘇聯工程師重建教堂,並安裝了一部電梯,使人們可以在70米高處眺望里加風光。當然我們沒有上去看。
地陪說這個教堂為歌德式建築,上面的屋頂原本木造,後來改成金屬。
經過聖彼得教堂轉個彎,出現了一隻大肥貓,大肥貓不太怕人,但也不太喜歡別人摸牠,反正就是裝模作樣欲拒還迎,翻了一下肚,我伸手摸卻用肥貓爪抓我,地陪看了連忙制止說這裏的野貓帶有病菌不要亂摸,我就說這麼肥還是街貓啊?她的回答是路人都會餵她自然就是肥肥胖胖。
說起來也奇怪,歐洲貓個個都頭大毛長體型大,台灣土貓則是頭小毛短體型小,難道是配合當地的環境氣候而產生不同的體型嗎?
肥貓晃了下就走了。
從這一頭看聖彼得教堂。
接下來的舊城導覽,下篇介紹。
- Aug 25 Sat 2012 14:03
走馬看花遊北歐三國+波羅的海三國Day6:里加舊城上 (十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