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ay 5
沒想到我可以熬過人間煉獄,整夜上網等到舞廳音樂停了,我大概只睡個二三個小時,醒來又是一條好漢。哈比人不怕噪音隨遇而安,睡飽醒來還可以看書,他向來是書蟲當慣了,隨身總是帶本書,不外乎數學電腦或是博士論文的東西。他之提議來Trujillo是因為這一帶有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叫做Chan Chan昌昌文化考古區。


早午餐後來就在客運總站附近吃,哈比人只想到要省錢,所以就找了個小店隨便吃吃。小店外沒有擺招牌,有時牆上的菜單也沒有標價錢,就算有標老實說我也常看不懂,哈比人的解釋也不清不楚,例如這一道雞湯麵,我得要問好幾次,他只說這雞有多營養是放山母雞,很健康很營養,跟一般肉雞不一樣,而我想知道的不過是烹調方式,就是後來我實在懶得再問他,晚餐吃的那一餐差一點整死我。

我跟哈比人事實上個性完全不合,對於這次旅遊的認知截然不同,一路衝突不斷,基本上我只不過想旅遊拍照,秘魯就只認識這麼一個哈比人,他之前想到就會寫email給我邀我去秘魯玩,說可以當地陪帶我四處旅行,我以為他只不過是出於好客想做國民外交,原來出發前的溝通根本都是假的,他想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而且莫名其妙。例如我折騰了一個晚上沒好好睡肚子也很餓,告訴他我想找東西吃,他卻摸東摸西還在用筆電,明明都要出發了,他還要我教他電腦上的中文。前一晚的衝突我氣都還沒消,隔天他又繼續磨我的耐心。搞得整個旅行我一路壓力很大,心情也很糟糕,就連現在要寫遊記一回想就一個煩字。畢竟行程還是順利走完,也已平安回國,離秘魯遠遠的,就算還有幾個景點沒去成,短時間我也不會再造訪就是了。

除了得用叉子和手吃雞湯麵,我還點了經典的牛奶咖啡,也就是一杯熱牛奶旁邊有濃縮咖啡自己加。

Trujillo是秘魯的第三大城在利馬的北邊,一來到這邊天氣就好轉,溫度也比較高,是沙漠氣候非常乾燥,到了中午陽光很大。我們在這邊停留二晚,一方面是要到Cajamarca的客運是明天晚上才發車,二方面是要看看這邊的古蹟。有地陪的好處是他語言文化溝通上沒有問題,就算他動作慢沒效率還是可以找到公車搭,於是我們搭上了往昌昌Chan Chan的小巴士,一路往荒涼的沙漠地帶去。哈比人說他來過這裏但是最後還是坐過了頭,所以還得回走二公里。

沿路光禿禿,沒有半棵樹。這是路邊的教堂。

這一帶都是古蹟,很多還沒有整理。所謂的Adobe就是土磚屋,這裏的古蹟都是用土磚砌起來,我買的DK 秘魯旅遊書就說這一帶可媲美南美洲的古埃及,有很多前哥倫布時期的原住民的古蹟,像這個Chan Chan昌昌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土磚建造起來的城市。

我把台灣文建會的網頁資料抓過來

昌昌考古區 Chan Chan Archaeological Zone
符合條件:文化遺產〈i〉〈iii〉
登錄世界遺產名單:1986年

昌昌城(Chan Chan)是奇穆王國(Chimor, Chimu Kingdom)的首都,該王國於十五世紀達到鼎盛時期,之後不久即被印加帝國吞沒。該城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其內共劃分爲九座獨立自主的“要塞”或“宮殿”,反映當時嚴格的政治及社會組織。  

瀕危原因:
昌考古區於一九八六年同時列入《世界遺産名單》及《瀕危世界遺産名單》。由於風雨的侵蝕,這個考古區的地基損壞嚴重,需要持續的修護工程及相關的維護措施。因此世界遺產委員會建議,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修護工程及管理計劃,並立即中止開鑿作業,直到有適當的防護措施,及抵制竊盜的配套方案時再繼續。該遺址的保存狀況報告,於世界遺產委員會第十七屆會議中提出。
自此,考古區的保存作業,在世界遺產基金會的協助下,擬定主軸為保護、管理人員的培訓計劃。未來將製作該遺址保護及管理計劃的詳細說明,於一九九九年開始供觀光客索取參考。
一九九六年由秘魯政府和文化資產保存與修復國際研究中心(ICCROM)、國際土造建築中心--附屬於法國格勒諾柏勒建築學院(CRATerre EAG)及蓋蒂保護組織(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共同策劃的「第一屆泛美洲土質建築及考古遺產的保存及管理會議」(Pan-American Course on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arthen Architectural and Archaeological Heritage),便在昌昌舉辦,會議直接支持昌昌考古區的保存及管理計劃。「第二屆泛美洲土質建築及考古遺產的保存及管理會議」已於一九九九年舉行。
一九九八年影響全球氣候的太平洋暖流異常強勁,帶來過多的雨量與兇猛的洪水,然而在世界遺產基金會的協助下,有效採取緊急應變措施,因而未造成考古區嚴重的損壞。

其實上面貼文有很多是廢話,所謂的保護措施只不過就是上面加屋頂,拍照很難看。

沿路還有一些工廠,看到這個藍色的招牌要右轉進去,當時有部計程車來問說要不要搭,一個人一索爾,早知道就搭,因為走進去還有一段路。

觀光客不多,當時只有二個女孩子走在我們的後面,我覺得其中一個是日本人,可是哈比人不認為,還故意大喊:空莽挖,小姐沒搭理。

接近入口了。

入口處有個很簡陋的導覽館,大概把昌昌古城的範圍圖解了一下,門口很多導遊等著遊客出錢做導覽,價錢是25索爾,哈比人在旁邊嘮嘮叨叨已經很煩了,實在不想再聽另一個人講半天害我沒時間拍照,所以就婉拒了。

反正我可以事後查網路查書,所以現在就來個事後孔明,抓維基百科的內文了解一下秘魯在西班牙人佔據之前的歷史。

「秘魯在大約公元前11,000年開始有人類的足跡。當地最早出現的複雜社會結構是公元前3,000至1,800年在沿海地區形成的小北史前文明the Norte Chico civilization,其後又相繼出現 Cupisnique,查文文明 Chavin,帕拉卡斯文明Paracas,莫奇卡文明Mochica,納斯卡文明Nazca,瓦里文明Wari,奇穆文明Chimú。在公元15世紀,印加人建立了印加帝國,並維持了一個世紀。該帝國是前哥倫布時期美洲的最大國家。印第安社會建基於農業,使用灌溉和梯田等種植法;美洲駝飼養和漁業也十分重要。因為沒有市場或金錢的概念,社群的維繫依賴互惠再分配等機制。」

門票很便宜只有11索爾可參觀四個地方,一個是昌昌文化考古區,一個博物館,還有二個神廟祭壇。哈比人倒是很厲害說他是導遊還是學生之類的總之他就是找理由不花門票省錢。哈比人本來說要幫我解說這裡的歷史,但是他一路就是在看手機傳簡訊,我只好自己先走一圈,等到我繞了一圈,走回原來的地方他已經不見了。最後我在出口處等他等好久,他走出來的時候不是一個人而是跟一個很高大的紐西蘭女生走在一起,他沒解釋怎麼一回事,只說這個大紐妞可以跟我們去下一個景點,之後還說大紐妞很大方,先過去跟他搭訕還餵他吃洋芋片。

秘魯古稱黃金國,當初西班牙看上這個地方就是衝著黃金和銀子來的,誰叫這些原住民愛現呢?穿金戴銀這麼招搖,又沒有大槍大炮驅趕這些貪婪的外來客。

昌昌是奇穆王國The kingdom of Chimor的首都,那國的人叫做Chimú奇穆人,在十五世紀以前還沒有被印加王朝攻陷之前是祕魯北部沿海這一帶的王國。根據中文維基百科:奇穆王國繁盛於約公元1100年至1470年。後來1470年被印加帝國首領圖帕克·印加·尤潘基滅亡,其特有文化遂逐漸融入印加文化中。沒多久西班牙人入侵秘魯滅了印加王朝,對於奇穆王國的歷史也是後來依據一份1604年由西班牙人編的歷史,準不準也無從考證,所以也只能靠考古文物來推測。

基本上祕魯的原住民也就是我們說的印地安人應該是從亞洲過來的黃種人,有的說是從西伯利亞繞到阿拉斯加北美洲然後往南移,也有的說法是飄洋過海,總之這一票奇穆人生活在祕魯的北部沿海,社會制度分明,也有其宗教的信仰,而比奇穆文化更早之前叫做Moche,隔天就會去參觀Moche文化的神廟。不過就算是黃種人好了,因為地理環境的不同所發展的文化巧妙各異。

根據英文維基百科,Chan Chan昌昌城涵蓋的範圍約20平方公里,主要的城區約6平方公里,估計當時大概住有三萬人口,我們所參觀的地方整理過後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個有經過都市規劃的城市,進去先參觀的就是一個大廣場Plaza Principal。

來到這個大廣場旁邊有個解說板,說這裡是個祭祀廣場,當時就有祭司樂師和參與典禮的人民。旁邊的地圖就可以看得出來整個都市的規劃。據考證這裡應該有十個citadel堡壘(有的說九個),據說可能剛好從西元840年到1470由十個朝代的君王所建,與印加王朝拜日不一樣,奇穆王朝崇拜的是月亮。

這個模型代表的就是大廣場的原始風貌。

牆面上的浮雕顯得很粗獷可愛,比較有原始的風味,像這種可愛的動物是海獺。牆面上的浮雕除了有這種海獺Sea Otter還有鳥和魚的形象,最為特別的是皇宮的牆面都是砌成漁網的網狀。代表漁業在當時是很重要的謀生方式,或許也是代表他們的祖先是從海上來的。

當時的祭司就有崇高的地位。

這一道走道的牆面用簡單幾何的描繪方式說明有鳥有魚。

至於鳥怎麼會在魚下面呢?我想是因為鳥棲息海邊,一道一道海波浪從遠方推上岸邊,快樂的魚在海浪翻騰這樣。

搞不懂為何這邊不弄個像樣的紀念品店,好好賣幾本導覽手冊,我現在就不用找資料找得死煩。這個地方是大廣場旁的一個antechamber翻成接待室好了,全部都砌成魚網的浮雕,原本是漆成白色的。

導覽的動線也很不清不楚,就立個魚的標示簡單表示方向。有時候我走到沒有指標的時候就開始亂爬。

這應該是原本皇宮的地方,所有的壁飾浮雕都呈現魚網的樣子,事實上奇穆人不是只有漁業發達,他們也很懂得農業,利用開鑿運河水道引進附近的二條河流進行灌溉。

上面是模型,這張圖就是目前修護的樣子,上面都加了屋頂防止雨水沖刷破壞。

我繞到這邊看這裡就沒有進行挖掘和修護,就是走到這邊哈比人就一直在看手機。我就開始走我自己的,遊客很少,哈比人還說那是當地人都已經看過了,是這樣嗎?

牆上的浮雕除了比較寫實一點的鳥和魚,有些圖案就則是很像織品上的圖騰,這些奇穆人已經懂得織棉布技術,也許牆上的壁飾也會受到影響。

越往後走,越少壁飾,大多只是土牆圍成方方正正的,可能是廣場或是祭壇之類的地方。這個是一個牆與牆之間的走道。

大廣場跟剛走進來的廣場差不多,只是小一些。

走過大廣場後面來到一個方形水井,這原是一個祭祀的地方求水以及求豐饒的祭「潭」。難得看到綠意很高興水面上還有水鴨。

還好旁邊有一些說明,如果沒有拍照下來,我就會隨便編個祭司淨身大澡堂的地方,不過所謂的考古還不是東湊湊西湊湊,各說各話,誰又能把真相還原回到過去印證事實呢?

這一帶我已經搞不清楚是甚麼地方,大概是住宅區。

還是廟呢?


還是軍事區呢?

至少我知道這是墓區。

到這裡已經標示不清,我就開始亂走了。至少還是有擺個垃圾桶之類的。

然後繞出來來到了出口處,有道很原始的竹門,我只是很納悶這些竹子打哪來,這裡連樹都看不到,不過後來過了安地斯山脈的另外一頭來到叢林區這裏就有竹林,若這城牆門是仿照原來的樣子,也可以猜測這些奇穆人應該還是有跟安地斯山脈的那邊的人有貿易往來。

哈比人在我這邊得不到掌聲和溫暖,一面倒向大紐妞,非常願意當大紐妞的導遊,而大紐妞有免費多話的導遊外加可以共乘計程車去其他參觀景點,又不會被計程車司機坑,甚至可以送佛送上天,最後搭計程車送大紐妞回去她的民宿,就在Huanchaco,我們也在那邊用晚餐。接下來的博物館和神廟還有晚餐吃啥就下回分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andawei111 的頭像
    amandawei111

    阿慢打胃之不落閣

    amandawe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