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opal Palace Hotel的早餐實在太令人驚艷,我甚麼都想吃甚麼都想試,拿了二大盤。
我的
Debra的
吃不下肚子的只好來拍照。
還有調酒可以喝,但我沒試。
之後我們八點半出發要前往塞爾維亞的第二大城,諾威薩德,車程時間是一個小時半,沿途領隊有導覽,還講了一下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差異,但是他講話語調很平,非常催眠,車上一片安靜。離開貝爾格勒沿途的鄉下風光,大致是向日葵花田,小麥田,地勢起伏,不見高山。
諾威薩德在貝爾格勒北邊,我們幾乎順著多瑙河走,我猜這一條就是多瑙河,因為剛好有一段要跨過多瑙河。
◎ 諾威薩德Novi Sad
有鐘塔的白色建築是Church of Holy Mother's Ascension 聖母升天教堂
來到諾威薩德又有另外一個地陪,是一位先生,他跟貝爾格勒的地陪一樣,導遊是兼差工作,他平常是個私立小學的地理老師。之後我有跟他合照,就可以看看他的樣子,我這一次心血來潮,想要跟每個導遊合照,但最後我就是不想找領隊。我比較喜歡我們的司機,沿途他總是笑臉常開,而且長得高又帥,喜歡開玩笑,只是口音重了些。但是我發現司機先生不知道是不是停車場難找,熄火停路邊違規,乾脆就在路邊讓遊覽車怠速,我以為汽車怠速廢氣排放這事在歐洲很嚴重的,結果在這五國好像無所謂。
來到這裡,遊覽車就停在路邊,讓我們下車,地陪在某時刻也悄悄上車與我們會合。
我們跟著地陪走到市中心,先經過塞爾維亞國家劇院Serbian National Theatre。
然後來到市政廳廣場又稱自由廣場Libery Square
這是市政廳建於1894年,是新文藝復興風格。
這是一個天主教教堂,叫做諾威薩主教座堂,或是聖母大教堂 Roman Catholic Parish Church of “The Name of Mary”,在這裡領隊本來只給我們二十分鐘,但是那位英文很好帶著嬌妻的先生就回說:二十分鐘哪夠啊,於是領隊就給了我們三十分鐘。理當我跟Debra應該先進去看諾威薩主教座堂,結果隨便亂逛,逛得很悠閒,進了另一間教堂,然後走小巷彎道,順利走回來,就是忘了進去看看諾威薩主教座堂裡面長怎樣,這個教堂我覺得跟維也納的聖史蒂夫大教堂有點像,是哥德式而且在屋頂上排鑲嵌磚瓦。教堂修建於1895年,是諾威薩的地標之一。
Monument of Svetozar Miletić。Svetozar Miletić 的雕像就在市政廳的前面,生於1826死於1901,是諾威薩德的市長,也是伏伊伏丁那的塞爾維亞族的首領。
諾威薩德是塞爾維亞第二大城,曾是塞爾維亞獨立後的首都,也是塞爾維亞民族文化教育中心,人稱「塞爾維亞的雅典」。我覺得諾威薩德的市容建築比貝爾格勒漂亮,可能也是古典樣式的建築比較集中,但官網說其實諾威薩德是典型中歐城市,經歷太多戰爭城市建築多半損毀特別是在1848-1849年的革命時期,只有少數建於19世紀以前的建築有保存下來,現在看到的建築多為19世紀後所建。
橘色建築是Vojvodjanska bank building。建於1892年,原本是新巴洛克式豪華飯店,到了20世紀變成Vojvodjanska bank,內部和外觀也有所改建。
圖下黃色建築是Roman Catholic Parish Office 羅馬天主教教長辦公室
導遊先帶我們走過市政廳來到了主教皇宮,講解之後才放行,我們二個就抓個方向漫步諾威薩德。
牆壁常被塗鴉客攻佔,像這個就是普通難看的。
好看一點的,就請Debra幫我拍到此一遊照。天氣很熱但是我不想撐傘也不想穿著醜醜的抗UV外套,帶條絲巾遮陽若沒效果,至少拍照效果還不錯。
後面的紅色建築便是主教皇宮。主教皇宮是由Vladimir NIkolić所設計,建於1901年,是塞爾維亞拜占庭風格。
Monument of Jovan Jovanović Zmaj。
這個雕像導遊有特別講解這個雕像的主人,他叫作Jovan Jovanović Zmaj (24 November 1833 – 1 June 1904),是塞爾維亞最有名的詩人醫生,他所著的童詩全國朗朗上口,他的綽號叫做龍是因為他的姓Zmaj 若寫成塞爾維亞語是З.мај,但是打字的時候那的點被漏掉寫成Змај則是龍的意思。當時導遊特別有提到這位詩人綽號的故事,要領隊翻譯,他就笑笑說那太複雜了,算了。
Bishop’s Palace 主教皇宮。左邊白色有鐘塔的那個建築是聖喬治天主教堂Saint George's Cathedral
請團友幫我拍合照。
自由時間之後,我看到這教堂開著,就跟Debra說我們進去看看,裡面是這樣,聖喬治天主教教堂 Saint George's Cathedral,建於1905,是巴洛克式建築,有精緻的壁畫。
我怕被人罵,所以拍照的時候都偷偷摸摸很迅速完成,我覺得我沒有拍好。
街景
巷弄
小購物圈
自拍
繞一圈回到自由廣場,就是忘記要進去聖母大教堂裡面看看。
從這一頭看市政廳。廣場的四周有擺攤位,但是天氣很熱,沒有想逛街的念頭,加上我很懷疑這裡賣的食品這樣高溫曝曬不會變質嗎?
◎ 彼得羅瓦拉丁堡壘 Petrovaradin Fortress
之後下一個景點是要到彼得羅瓦拉丁堡壘,在多瑙河的另一岸,位於山丘上,很適合看市景。
來到這裡導遊說他上班的學校就在這附近。既然這裡是諾威薩德一個重要景點,今日卻意外地安靜。原來彼得羅瓦拉丁堡壘整個被圍起來,因為要舉辦Exit音樂節(Exit Festival)。甚麼叫做出口音樂節呢?每年在塞爾維亞佛伊弗迪納諾威薩彼得羅瓦拉丁堡壘舉行為期四天的音樂和藝術的音樂節,今年剛好是七月12-15日,還沒開始就不給人進入,這個音樂節是歐洲大型音樂節之一,與格拉斯頓伯里當代表演藝術節、Rock am Ring和羅斯基勒音樂節齊名。首屆Exit音樂節始於2000年大學公園的一次學生運動,為了抗爭塞爾維亞和巴爾幹地區的民主和自由。在塞爾維亞民主變革發生之後,Exit於2011年移到彼得羅瓦拉丁堡壘。
要到堡壘得爬一段坡,路上有一個彼德羅瓦拉丁之聖喬治教堂,正面為巴洛克式,維基百科有介紹,可惜沒有英文解說。
維基百科有介紹裡面,教堂也有地下墓室
沒拍好
還在碉堡下方就被臨時搭建的驗票口給擋住了。
團員看到旁邊李樹果實纍纍,一堆人蜂擁而上採來吃,我撿了一顆掉在地上的來吃,很甜,但是領隊問導遊說這李子到底能不能吃?我覺得導遊的回答很妙,他說你不知道這樹是甚麼養大的,最好是不要吃。
這裡原本是上碉堡的捷徑,也用網子擋住。沒能上碉堡覺得很可惜,導遊本說要找另外的地方補償,最後不了了之,只把我們帶到餐廳吃飯。
餐廳叫作Akva Doria就在河邊,隔著舊城牆。彼德羅瓦拉丁要塞的歷史很悠久,從羅馬帝國時期就有建造防禦工事,不知道這是不是那時期的。
回頭望看到了碉堡上的鐘塔,這鐘塔有個特別的地方。
就是分針短時針長,當時的時間應該是12點二十五分。這樣河上的漁民可以看時針,來分辨時間。
城牆變成餐廳的圍牆。
今日午餐是烤雞肉,甜點比較特別是罌粟籽homemade cake,罌粟籽的味道其實有點像芝麻,但是這芝麻醬有點油耗味,我覺得不是很好吃。
之後我們就要離開塞爾維亞,跟導遊合照說再見。
這家餐廳是庭園餐廳,規模不小,還有規劃兒童區,溜滑梯前面那個裝置,我覺得是捕蟲器,你覺得呢?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