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 20130130
前往鳳凰古城之前先安排長沙市二個點觀光,一個是簡牘博物館,另一個是湘繡研究院。
早餐在飯店用餐,為自助式,有很多選擇。我們第一晚和最後一晚都是在這一家飯店過夜。
糕餅區
湯粥和中式餐,右邊現煮麵或煎蛋。
餐廳一隅。
左圖:搭電梯處,水晶燈很吸睛。右圖:大廳旁的洗手間,洗手台採立體式的。
陪我們八天的小巴士和師傅的屁股,我一直想拍師傅(=司機),沒找到機會。
融程花園酒店的外觀,飯店週遭很多高樓大廈,旁邊有個像飛碟一樣很怪異的建築,叫做長沙紅星會展中心。網路一查原來這家五星級飯店在長沙有三家。一來到長沙只覺得沙塵多天空霧茫茫的,大陸的市區空氣污染還真是嚴重。大概是過度開發大興土木的關係吧。
◎長沙簡牘博物館
既然來到長沙市,就來了解一下長沙的歷史。長沙市是中國湖南省的省會,別稱「星沙」、「星城」,位於湖南的東部,是一個歷史古城,為楚漢文明和湖湘文化的始源地,現在是湖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科教中心。地處湘江下遊河谷平原,總面積11,819平方公里,總人口7,044,118人(2010年人口普查)。長沙有文字考證的歷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賈誼的影響號稱「屈賈之鄉」。長沙擁有享有盛名的馬王堆漢墓及三國東吳簡牘,位於嶽麓山下的千年學府嶽麓書院為湖湘文化的象徵,也是中國惟一一座建城3,000多年來城址未有改變的城市。近現代史上長沙湧現出了譚嗣同、黃仁宇、劉少奇、胡耀邦和朱鎔基等著名人物,亦是毛澤東少年求學之地,留下眾多的古迹。 長沙自古以來商賈雲集、商業繁榮,近現代發展為中南地區重要工商業城市,也是長株潭城市群中的核心。長沙經濟傳統上以第三產業和傳媒出版行業聞名,近年來政府大力推進的新型工業化產業、製造業獲得迅速的發展,湧現了三一集團、中聯重科和山河智能等大批知名企業。(資料取於維基百科)
我們要參觀的長沙簡牘博物館,也是因為三國東吳簡牘在長沙挖掘到,才特地設置一個博物館來存放展示簡牘文物。博物館的外觀很現代,外牆貼著鐵灰色大理石方方正正的,覺得沒有甚麼特色,令我訝異的是找了一個小朋友來當解說員。
其實給小朋友當解說員有個好處是小朋友還不市儈,很努力解說,但是這一路聽解說,所有的解說員都有一個共通的特色就是快,不知道在趕甚麼,根本沒有甚麼旅客,劈哩啪啦講完也不太留時間和機會給人發問。我跟在後面拍照,不見得有聽到,就算有聽到,走了一圈也都差不多忘光了。
若是自己來慢慢看,看說明大概也知道是什麼吧,我向來對簡體字極為排斥,看都不看,這一次倒是耐住性子看招牌或是解說,猜看是什麼字。我先把維基百科對走馬樓簡牘先剪貼下來:
「走馬樓簡牘,又稱三國吳簡,是在湖南省長沙市中心的五一廣場出土的一批簡牘,主要包括三國吳國紀年簡牘和西漢簡牘。其數量超過近代以來出土簡牘的總和。1996年6月至12月,長沙在市中心臨近五一廣場地帶修建平和堂商業廣場時,在原走馬街50號房基下編號為J22的古井中發現了大批三國吳國紀年的簡牘在一口井裡被發現。初步統計其總數高達14萬餘枚,超過近代以來出土簡牘的總和,震驚當時的考古界,也被媒體廣泛報導,經釋讀,這批簡牘被認為是三國吳長沙郡臨湘縣及臨湘侯國的文書。其書寫年代大部分在東漢建安至吳嘉禾年間(196年—237年),其內容大致分為吏民田家、黃簿民籍、繳納各種賦稅的簿籍、米布錢等物出入調運幾簿、司法文書、官府上下行文書及名刺、信札等類,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多方面,對於深入研究三國時期吳國的土地制度、賦稅制度、司法制度及有關的典章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被列為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二十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2003年位於走馬樓的湖南省供銷社修建綜合樓,在新發掘的8號井內再次發現多枚西漢簡牘。簡牘總數達到1萬餘枚,主要是漢武帝時期的行政文書。
這是在同一條街道的兩次大發現。為了對簡牘進行保護、研究和宣傳,長沙市政府用了5年時間在白沙路92號興建了長沙簡牘博物館,於2005年12月26日正式開館。這也是中國唯一一座集簡牘保護、整理、研究和展示於一體的專題博物館。」
在古井理發現的簡牘在泥漿裏泡了二千年,沒有爛掉實在是個奇蹟,尤其挖掘出來要如何一片一片清洗去污泥且妥善保管修護才是大工程。
根據維基百科,簡是竹片,牘是木片,但是我記得解說員則說簡比較窄比較長,用毛筆沾墨寫單行,牘比較寬比較短可寫雙行以上,讀多半用木片但也有極少數是用竹片做成的。這些竹片木板可以不爛是神奇,這些墨字還會留下更是
奇蹟,所謂的入木三分可以用在這裡嗎?
這面牆上的圖解,就是在解釋簡牘的定義以及功能。竹簡的使用是早在紙的發明以前用在記載文字的工具,自然你想得到的書寫目的,公文、家書、帳本、書本、法條、借據、名片、掛牌等等,特別有個功能為封檢,也就是用在包紮貨物做為標記而且防止他人打開的封口,小朋友就說三緘其口就是從這裏來的。
這個說明板說到這些竹簡木牘的功能。
要不是有這些說明牌,那一條條黑黑的竹片,實在看不出所以然來。加上我對這個博物館的打光很有意見,一樓的還可以,而樓其它青銅文物展整個差到不行。
古代的標籤叫做木楬,古代的名片叫做名刺。
封檢,如現代的封條,繩子繞在封泥槽加上封泥上面有印文,所以運輸過程有人打開就可以察覺。
你看實體上面的文字已經很難辨認了。
看完了簡牘的功能,接下來就去看竹簡的製作。按照模型的展示為一、備料,材料為就地取材,北方多用木頭,南方多以竹子。二、片解與刮削,三則為殺青,四就為編聯,五是書寫。另外還有展出製作竹簡的工具。
殺青,目的是乾燥竹片防蠹易於墨寫,小解說員提到竹片在烤烘時,流出汁液,好像人流汗一樣,因此烤烘竹片的過程,就叫做「汗青」,因古代歷史多記在竹簡上,「汗青」便被引申為歷史書了,才會有「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這詞現在常用在電影殺青,表示工作完成。
小解說員問了大家為何毛筆尾端是尖的?因為可以插在頭髮上隨身攜帶。
一條條的竹簡可以編成冊。
像這樣可以用繩編起來。這個博物館除了展出走馬樓挖出的簡牘,也介紹了中國其他地方出土的簡牘,樓上則是展出馬王堆所挖掘出來的青銅器和陶瓷。
這幾個陶壺還是一樓展示的文物。同是走馬樓挖掘出來的青瓷罐。
其他的說明牌則解說中國其他發現到的竹簡,以及年代。我節錄當中一個說明:湖北隨州曾侯乙墓楚簡,1978年三月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竹簡總數240枚,內容為遣策。這是中國目前考古發現中最早的簡牘實物,時代為戰國早期。此簡記載的車馬器上車上的兵器裝備,對於研究戰國時期的曾楚二國聯繫以及車馬制度喪葬制度有重要價值。
總之,簡牘的使用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甚至可能更早,興盛時期則為秦漢,衰為魏晉時期。應該是因為紙的發明通用後,漸漸取代簡牘,而蔡倫這個改良造紙技術的人,他是東漢桂陽郡耒陽(今湖南省耒陽市)人。湖南可說是人才輩出。
樓上說是長沙文物精華展,分爲青銅神韻、湘楚瑰寶、兩漢遺珍、瓷釉華彩四部分。展出的實品不多,多半是模型複製品,打光部份是個大敗筆。
《青銅神韻》
青銅時期盛於商周,在長沙寧鄉就挖掘到幾件具有代表意義的商週青器銅,四羊方尊、人面紋方鼎、獸面紋提梁卣。因此長沙與四川廣漢、江西新幹為中國南方三大出土商周青銅器群的重要地域。
這個是說明商代慶典儀式,殺生祭祀獻酒,重點其實是這個四羊方尊,「商代青銅器,是商代方尊中現存最大的一件,其造型獨特和工藝精美而堪稱國寶。 所處時期:商(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省寧鄉縣,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出土了大批的青銅器,被稱為"寧鄉青銅器群"。四羊方尊便是"寧鄉青銅器群"的代表,也是寧鄉出土最早的青銅器。這些青銅器絕大多數與殷墟出土的青銅器特徵一致。「尊」是一種盛酒器。尊一般為圓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數方形尊。「尊」,常與「彝」並稱成組的青銅禮器,此類器物主要流行於商周時期。」(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左:獸面紋銅提梁卣(讀音:有),是酒器,它的腹部裝飾有一獸面紋,又稱饕餮紋,古代傳說饕餮是一種生性貪婪的凶獸,獸爪鋒利,粗眉大眼,給人以恐怖的感覺,這正代表著奴隸主階級至高無上的權威。右:獸夔龍紋提梁卣。
人面紋方鼎仿製品,原件在湖南省博物館。商朝的青銅器可做為禮器:含食器水器酒器樂器,還有兵器和一些工具。
青銅樂器分為鐃、鐘、鼓、鎛、錞及鉦,這一整排是編鐃,中國樂器五聲樂階為宮商角徵羽,少一音就叫五音不全。
左:乳釘雲雷紋編鐃(讀音撓)。右:彩繪陶簋(讀音鬼)
還有一些看不出色彩的彩陶文物。
兵器
還有少數民族的樂器
牆上還有一些馬王堆考古的照片,這一排人偶成現不同的姿勢,據說是古代人的健身操。
我從百度百科抓了文下來:《湘楚瑰寶》重點介紹春秋晚期以來,長沙作為楚文化的又一個政治、軍事中心,歷年來出土大量該時期的精美文物,著重介紹成套銅陶禮器、手工業製品和祭祀用器。《兩漢遺珍》主要介紹長沙地區出土的兩漢時期長沙國的精美文物,該部分展品以吳姓和劉姓長沙國王室墓地出土的玉器、漆木器、簽牌、印章等為主。《瓷釉華彩》部分主要介紹享譽國內外的長沙銅官窯的情況。該部分展品豐富,突出展現了長沙窯作為中國釉下多彩的發源地和唐代重要外銷瓷的主要特色。
這是我唯一能夠拍清楚的玉器,其他都因為打光不良,全都逆光看不清楚。
漢代宴飲場景。
長沙窯,旁邊有的龍窯的模型,其實就是我們這邊所說的蛇窯是差不多的。
醜醜的詩文壺,大概是壺造型不重要,重點在詩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燕青大美女部落格,維基百科
之後則前往參觀湘繡研究院。
說穿了,這個湘繡研究院其實也是購物行程,只不過隱諱不說也沒有強迫購買。我們的巴士來到一個廣場停車,四週都是高樓大廈,面對一個像世貿中心的地方,叫做湖南省展覽館,外面張貼著血紅色的招牌旗幟,那大概是快過年了,特別有辦年貨的商展,根本不見湘繡研究院,一下車我們被引導到商展旁邊的小門,一上樓梯,有個招牌寫著湘繡研究院。心裡納悶葫蘆在賣什麼藥?接著就來了一個素面的女解說員,來介紹湘繡和牆上很精緻的繡畫。其實她解說的,痞子輝在車上已經講了一些,他有些口音而且講到一些專有名詞,我不是學文史地的哪搞清楚?只好在車上做筆記,不懂的用注音記了一些,下了車認真拍照。
中國四大名繡有蘇繡、粵繡(分廣繡和潮繡)、川繡(又稱蜀繡)和湘繡,傳統湘繡為國畫山水,現代湘繡則不受體裁所限,人物花鳥景物等等都可。最有名的是繡獅虎,由一位師傅余振輝所創膨毛針法,一根毛重複疊十二次,產生立體效果。當我們看到這些可以拍照的畫,頗有驚豔感,繡畫精緻到會以為是用畫的還是照片放大。眼睛的部分也是特殊的繡法,瞳孔要一圈一圈繡,繡滿108圈。
而這是解說員在解釋湘繡當中的雙面繡法,布的二面都是畫卻看不到線頭,厲害的二面圖案不一樣,解說員講解到這裏就說後面的畫不能拍照,原來是要賣錢的。因為耗工所以價錢不斐,都人民幣上千上萬,幾百人民幣可以下手買的,又看不上眼,所以只有繞一繞然後繞到樓下的年貨商展看一看。
雙面繡的要點:
一、繡時將線尾剪齊,從上刺下,再在離針二三絲處起針,將線抽剩少許線尾,下針時將線尾壓住,連線幾次短針,將線尾藏沒,使正反兩面都不露線頭。
二、繡時把針垂直,不刺破反面的繡線。
三、掌握住排針:按次序非常均勻地排列針腳,不能疏密不當,才可使兩面相等。
四、藏頭,是將線尾隱藏在最後的針腳中,不能露出線頭。(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可以拍照的湘繡畫都很大幅,像這幅愛因斯坦像根本就像針筆畫。其他的畫因為反光照片效果不好我就不放了。湘繡除了是湖南地方工藝特色之外,其實也有其歷史考究的意義。其歷史也有二千多年,在長沙楚墓所挖掘出來的絲織品,就有精緻的刺繡。
湖南菜最有名的就是臘肉,所以一定要拍照。
五穀雜糧
我沒有試吃,大陸食品實在是太惡名昭彰了。
但是團員還是買了水果和松子分我吃一些,那甜橘,小而甜,像我這種不愛吃柑橘的,都覺得非常好吃。
- Feb 15 Fri 2013 18:15
張家界鳳凰古城八日遊Day2:簡牘博物館,湘繡研究院(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