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行程走完回到飯店休息,原本以為要到三點半才離開飯店,導遊領隊大概沒有與飯店溝通好,二點多清潔人員就一直在趕人,不能窩在舒服的床上看印度連續劇,我們只好到大廳等。

◎奧里西舞

下午的行程就是來到布本內須瓦一個學校來看舞蹈表演,前一天看到哥弟寶舞已經夠精采了,看到奧里西舞會感動到渾身起雞皮疙瘩。

我上網搜尋一下這個機構,只查到Rajdhani Kala Sansad是個音樂學校,不知道是個私人機構還是像華岡藝校的學校?我們不是去表演廳或是餐廳有舞台的地方觀賞表演,而是進到一個房間(舞蹈教室),工作人員就在一面牆上掛上紫色的布簾,樂團和觀摩的女學生也在一側,我們沒有椅子坐,而是坐在他們拖來的一塊大棉被鋪在地上讓大家席地輕鬆坐,導遊和領隊解釋說我們有點早到,表演學生還在化妝,不過先進來這位舞者,蘇先生說我們隨便講個字,例如生氣難過高興貓狗豬蛇,她都可以用奧里西舞姿表演出來。

這個舞者的一抬手一跺腳一個眼神一轉頭或甚至靜止不動,都在傳達一個訊息甚至一個故事,看起來舞者好像很輕鬆,而我只是試著要比她的手勢,根本頭手腳不協調,看樣子要達到這樣優美的舞姿絕對不是一二年就可以登台表演的,恐怕從小就要苦練。我一直想多拍照片,可是在室內光線不夠,照片沒有辦法拍清楚,用閃光又會失真,後來只有專心看表演,沒有多拍照,要不然就是模糊的多,還好小古有攝影下來,但是表演時間還滿長的,而且還分五個曲目。攝影的部分我不會剪接,等我會用軟體再上傳一些舞蹈片段,讓大家欣賞印度的八大古典傳統舞蹈之一。

後來另外二個女舞者和二個男舞者加入,可是表演當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得出來,其中的一個男舞者舞姿僵硬生疏,感覺只是充場面,還好他只有跳一二個曲目,不然絕對是這舞蹈表演的敗筆。

照片中右邊這個男舞者與左邊的那個差很多,長相身材都很賞心悅目之外,他的舞姿熟練肢體優美頗有大將之風。三個女舞者則是各有千秋,一開始我覺得最左邊的長得最難看,之後發現她的舞姿舞儀最耐人尋味。

上上篇遊記就有提到奧里西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二世紀在奧里薩的Kalinga王朝就有這種宮廷舞蹈,在一些碑文以及雕刻上都記載,例如耆那教的修行石窟Udaygiri的雕刻就有舞孃的形象和姿態。早期奧里西舞可能是民俗舞蹈後來變成是宮廷舞,再演化成為宗教舞蹈。之前我們參觀過的天母廟,或是密傳瑜珈Tantric 廟裡那些女神石雕的儀態就是模擬奧里西舞的舞姿。以往奧里薩省的濕婆神廟,Jagannath廟,佛教以及耆那教的廟宇都有奧里西舞來獻神慶祝,這些舞者稱為Mahari。特別在Puri這邊的Jagnanath廟宇有延續奧里西舞蹈的傳統,可是到了蒙兀兒帝國入侵印度時期(1526-1858年),原是祭神的舞蹈又變成娛樂皇宮貴族的歌舞表演,甚至到了十七世紀,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政府甚至禁止廟宇宗教舞蹈,迫使舞者為求生存只有淪為娼妓,或是由一些教育水準不高的舞者延續這種舞蹈,於是舞蹈變得庸俗不專業,並與色情掛鉤,使得奧里西舞漸漸衰敗沒落。「在印度獨立時期(1947)由於女性舞者爆發醜聞,從此女性舞者不得在廟堂表演。男扮女裝也很淒涼,贊助金逐漸減少,也被迫從廟堂走向表演舞台,為了討觀眾喜愛,也媚俗加入煽情戲碼。」(資料節錄於印度和世界音樂文化入口網)

「在印度獨立後期,一群印度傳統文化復興運動的學者,基於他們對奧里西舞的熱愛,結合官方及非官方的資助及一群專業的舞蹈家,這些可敬的大師包括 Guru Deba Prasad Das/Guru Pankji Charan das/Guru Raghu Dutta/Guru Mayadhar Raut/Guru Kelu Charan Mahapatra等人,將奧里西舞從傳統中重新整理,但在20世紀前,奧里西舞仍以口傳技,能找到的文字資料有限,只得從印度古文獻及廟宇古跡彫刻石像中取材,去蕪存菁,從此奧里西舞在舞台上有新的芸術風貌,並造就更多的就業机會,這時人們喜稱奧里西舞為新古典的舞蹈。也成為印度文化的象徵。當然奧里西舞從廟宇中走出,少了神靈之氣,但多了一些戲劇的元素。」(資料節錄於印度和世界音樂文化入口網)

這個男舞者應該是該團的台柱,今年23歲。

「奧里西舞的特質,看似結合多種其他印度舞的技巧,如用腳踏地,發出聲音的頓足舞步及以不同手式說故事... 等等。但其中最大的特色叫 特利比漢吉(Tribhangi) 根據古代奧里西舞的雕刻圖像,舞者得練成以肢体分成三部份,頭部,上半身,下半身,自由彎曲的舞姿,近似瑜珈(Yoga) 的功夫。需要非常高難度的技巧及天份。在音樂部份,當然是屬於奧里西舞風格,但基本上奧里西樂器都是北印度興都斯坦曲風。」(資料節錄於印度和世界音樂文化入口網) 

Odissi舞的特色就是透過頭手腳三個部分,形成身體的三個折彎也就是上面節錄文章當中的Tribhangi,我另外找到一個網頁,來說明奧里西舞為何,有趣的是解釋Odissi或是Orissi舞的肢體表現分成三部份,上半身的呈現如Puri海邊的海浪,優雅的手勢則為棕梠樹葉的搖擺,腳踏步的動作則為天母的心跳。而印度的古典舞蹈都可單純隨音樂起舞或是有故事性的表演舞蹈。以奧里西舞的純粹舞蹈叫做 batu/sthayi (foundation), pallavi (flowering)和moksha (liberation)三種。有故事性的舞蹈則叫做 abhinaya。而奧里西舞所以敘述的故事包含情感的表達以及神話的闡述,但是大多環繞在 Radha and Krishna (Gita Govinda) 的故事情節上。

不過我們看的這五個舞碼當中也有一曲是敘述毗濕奴的十個化身:魚、龜、野豬、人獅、侏儒、持斧羅摩、羅摩、黑天、佛陀和卡爾吉。維基百科說:「在十個化身中,魚與龜參與了創世傳說;野豬、人獅、侏儒、持斧羅摩、羅摩、克里希那是毗濕奴消滅眾神的敵人時的化身;佛陀,亦即釋迦牟尼也是毗濕奴的化身;卡爾吉尚未現世,其形象為騎著白馬、手持燃燒著的火劍的英俊男子。卡爾吉現身之時就是世界終結之日,他將燒盡一切,審判世人。」

而奧里西舞者身上的繁複服飾我也找了資料還有維基百科的說明,她們身穿的是絲質沙麗特別前面折有扇狀皺摺,頭上的裝飾品叫做Mathami,耳朵上的耳飾叫Kapa,除了手腕佩帶的為Kankana,臂鐲叫做Bahichudi或是Tayila腰上圍上細緻的腰帶,腳踝會繫上鈴鐺,脖子會掛上二條項鍊,長長的項鍊有個墜子叫做Padaka-tilaka,頭飾尤其複雜富有特色,除了有花裝飾之外,還有乾燥的白色蘆葦草編成的頭冠叫做mahkoot,特別頭頂尖尖像個塔狀叫作Tahiya就是代表廟塔,後面有茉莉花圍繞髮髻叫做ghoba。整個頭飾環繞頭部繞一圈所呈現像千瓣蓮花也代表瑜珈概念當中的脈輪chakra,而頭為能量的中樞Sahasrāra。眉心也會點Bindi,手掌和腳掌都會塗上紅色的液體叫做Alta。當時蘇先生有特別解釋這個紅墨汁的功能,在東印度這一邊婦女在特別節慶或是婚禮之前都會塗上這種alta紅墨,除了有裝飾的意味,原來是有衛生的觀念,原來這種紅墨源自甲蟲,塗上這種墨汁可以殺菌而且也可以保持清涼的感覺,但是後來這種紅墨的原料不再是原來的成分,變成只是一種裝飾的作用。

看完表演還跟舞者合照也都五六點了,不過要前往機場搭飛機之前先補上前一天的沒走的行程,要去參觀一個廟,只是到了廟天都快黑了,只能草率參觀,也不好拍照。

◎Mukteswara Temple

Mukteswara廟就在布本內需瓦,附近還有另外一個廟,我們主要參觀的是Mukteswara廟。

看板上還是呈現三種文字,英文、梵文和巴利文。只是布本內需瓦有這麼多廟,偏偏為何挑這一個呢?原來這個廟的建築小而美小而精緻,被叫做the gem of Orissan architecture也就是奧里薩建築的寶石。廟名Mukteswara原意為 "Lord who gives freedom through Yoga"翻譯起來的意思是「透過瑜珈解放的天神」,裡面所供奉的是濕婆神。廟建於西元940年,主要為奧里薩Kalinga古典風格並融合後來時期的建築元素,建築美學的意義更勝於歷史和宗教。

其建築特色是廟不大,高才35英吋(11米),顯現當時廟宇以精緻而不以雄偉壯觀為主,網路上資料提到門廊(Jagmohana)格子狀的窗戶是仿照Parsurameswara廟的建築元素,呈現八角型,可是當時我完全沒有注意到,我所拍的照片也沒有格子狀的窗戶。廟外刻有許多修行者各種冥想修道的姿勢,事實上整個廟都是雕樑畫棟用紅色的沙岩砌成,如果我沒翻譯錯誤的話,網路資料也有提到在廟東的井水據說可以治療不孕。最明顯的應該是廟前面的拱門叫做 torana,上面有著很精緻的動物鳥類及女形的雕刻。

天色太暗,很難拍下清楚的照片,要是能早一點到就好了,不然也不需要中午休息這麼久,可以先看廟然後再去看表演啊。當時蘇先生想要先解說這廟的特色,我只想要趕上天黑以前把照片拍下來,連進去參觀廟宇也是匆匆忙忙的,只見陰暗的廟裡面有一道泉水,感覺不太乾淨,裡面還有掛一些很詭異的照片。老實說這種廟不會給人肅穆心平氣和的感覺,反而覺得好像來到了不知名的神壇,只有一種怪異不安的感覺。

廟本身是在一個凹下去的平台上,要進去就要脫鞋,廟前的旁邊還有這種像竹筍的塔,跟吳哥窟的廟宇很相似,只是小了好幾號,由於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攻打到奧里薩才改信佛教,而佛教也是從此地發揚並傳播到海外,南傳佛教於是就傳到中南半島以及東南亞。當時我們的地陪導遊和領隊正在開小組會議,旁邊的外國人就坐在那邊素描。

當時我沒聽蘇先生講解,網路上的對於這個廟的資料都是東抄西抄,內容都差不多,我雖然廟外面逛了一圈,也只是在暮色中看景模模糊糊懵懵懂懂,資料上說有蛇和猴子的雕刻,可能是指主廟門口上方的石雕吧。

令人驚嘆的是一千年以上的古蹟還是保存這樣完好。而且上面的雕刻仍然很清晰可見。

這是廟的外圍,我繞了一圈想要多拍石雕,實在是光線太昏暗了,照片都模糊,加上九天下來我的記憶卡也快滿了,所以沒能盡情拍照。

走進去陰暗的廟裡就是這個樣子,中間這個供奉的就是濕婆神,網路上的資料說有神奇的井水,不知道是不是只廟內的水?旁邊也是有廟公一直追著要香油錢,我剛好有閃過。

這個廟雖然是供奉濕婆神,但是外面的石雕其實也是透漏著過去除了濕婆神之外,密傳瑜珈也是他們所崇仰的,而這些石雕的儀態所呈現的正是瑜珈的冥想姿勢。

旁邊還有一個大型的廟。這雙不是我的鞋,只是想要表示一下來到廟宇就要脫鞋子的感覺。

當時蘇先生正在講解,地陪Saroj正在想說總算行程結束,要把這群人送走了吧?

網路資料說有窗子,在哪裡啊?明明廟裡面烏漆麻黑,光線又透不進去,真是令人納悶。

廟的後面有一個水池,難得看到一對情侶,算是最靠近的坐在一起。要離開之前當然還是要先解放表示到此一遊,還好Saroj帶我們去公廁,就在大廟的附近,天色很暗沒有燈光只能憑感覺上廁所,還好有其他的團友陪伴。之後我們即前往機場。我們的王團友開始臉色蒼白狂拉肚子,張簡老師懂中醫還幫王團友把脈,說她確實是腸胃炎,壓一壓穴道似乎也沒有辦法止瀉,唯一的方法就是盡量拉,然後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地陪還一直陪我們到我們登機,真是辛苦他了。

一直到上了飛機才有簡單的麵包三明治。後來回到加爾各答,從國內機場走到國際機場。我特別把這裡的計程車拍下來,這種古董車在台灣很少見。蘇先生也陪我們到加爾各答,還帶我們到機場樓上的餐廳休息,蘇先生本來要大家隨意點東西吃,蔣小姐這時就大聲說這裡的東西特貴不准我們點餐,只能點湯要不然就是奶茶二種。大概大家不餓,也都習慣了蔣小姐的直接,何況行程也快結束了,對於她的規定也沒有意見,反而蘇先生還會問大家要不要多點其他的東西,當時等待的時候,旁邊也坐了一個台灣人,還跟許大姐聊起來,原來這個小姐跟另外二個人自助旅行印度一個月。我沒聽見她們的對話,不過既然有人可以自己去玩,也許下次我就要挑戰自助旅行的終極國家,想必到印度要有心理準備,對於受騙這種事只能處之泰然。

我最後跑去機場的書店把剩下的盧比花完,買了一本印度旅遊書,現金不足的部分還可以刷卡。蘇先生一直等我們要登機的時候才離開,蔣小姐的腳似乎也全好了,腳程走得挺快,精神也挺不錯,還可以跟機場人員小吵一下,其實不過是一場誤會,機場人員要我們不要越線排隊,蔣小姐則要我們緊緊排在一起一個一個自己check in,搞得大家神經緊繃。

20100211

◎從曼谷到台灣

回程又是一陣舟車勞頓,夜間飛行就算了,還要轉機,這回比較快沒有經過香港,來到曼谷的時候天色漸亮已經是清晨了,不知道是因為疲勞不能好好睡,還是因為食物中毒肚子很不舒服,我也吐了一下,另外一個國小老師也有相同的情形。王團友則是一路一直拉肚子跑廁所,根本忍不住, 還好到了行程最後似乎能拉的通通拉出來了,還跟我聊了一下旅遊的感覺,她提到領隊的一些作法讓她不是很舒服,而我也很老實跟她說她遲到的事。抵達了桃園機場已經是中午十一二點,我只想趕快提領行李回家休息,入了境發現蔣小姐動作很快早已經在等行李,我想她原本只是想要找話說關心一下我的身體狀況,提到我是不是有吐,我回她說我還好只吐了一次,不過她最後講了一句話又惹毛我,我連回都不想回,領了我的行李就離開,你知道她說什麼嗎?

她說:你要不要去上廁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andawei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