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1
上午回到利馬才早上七八點,先回到哈比人的姨媽家梳洗整理,這一次沒有缺水,而且姨媽的房間浴室有熱水可以洗澡,上午哈比人說要睡回籠覺,下午在去利馬市中心逛一逛,晚上再去見識見識當地的夜店。
層層保護的公共電話。
一路旅遊下來哈比人沿路常要找公共電話打電話,哈比人話很多但是不會閒話家常也不會分享生活,我搞不懂他為何一直要打電話,明明有二支手機卻不用手機打電話。到後來他才說他的手機使用易付卡,講電話很貴,而且雖然他辦了請假手續,可是幫他代課的老師並沒有出現,他的課開了天窗。我原本以為我們放暑假秘魯應該也有放假,原來南美洲的季節與我們相反,因此他們的暑假是十二月一月開始放三個月,七月份並沒有放假,頂多八月有二三周的寒假而已。怪只能怪說哈比人自己不說清楚,其實也是他自己搞不清楚,以為跟學校請了假就OK,沒想到答應幫他帶課老師卻沒有去上課。
回到利馬心情開始陰鬱,跟利馬的天空一樣,來到大廣場都沒有辦法拍好看的照片,為了輕便和安全,我也沒有攜帶單眼而是帶消費機。根據維基百科,利馬於1535年1月18日由西班牙征服者法蘭西斯克·皮澤洛所建,是秘魯的西班牙文化重地,著名的天主教建築包括了16世紀的大教堂和聖・馬可仕全國大學。在1500年代和1600年代,秘魯是西班牙語美洲僅次於波哥大和墨西哥的經濟、文化重心。
這個建築是Palacio Arzobispal,是利馬大主教的住所,於1924年重建,說是天主教主教的住處,諷刺的是這種西班牙式建築原來是摩爾人阿拉伯式建築,就是有這種很特別的突出窗檯。
大廣場四周全都是重量級的建築,除了有大主教的住所,還有總統府,Palacio de Gobierno,剛好遇到衛兵交接,還有管樂隊演奏,我們只能隔一條街遠望,四周都有警察站崗。
根據網路資料(註一),利馬城區分新老兩部分,老城在北面,靠近裏馬克河,多是殖民統治時期的建築,也有許多廣場。利馬的舊城區為聯合國評為世界遺產之一。以大廣場為中心輻射出條條以大塊石板鋪砌的道路,通向城市各個角落。廣場周圍有一些高大建築,如1938年在皮薩羅宮殿部分舊址上建造的總統府。1945年建造的利馬市政大廈(總統府)和許多商店。自廣場向西南行,經過最繁華的商業中心烏尼昂大街(團結大街),到達聖馬丁廣場,這是首都的中心地區。廣場上矗立著美洲獨立戰爭中建有奇功的民族英雄聖馬丁將軍騎馬塑像,廣場中間有一條寬闊的大街──尼科拉斯德皮埃羅拉大街。大街的西端是“五月二日廣場”,廣場不遠處是拉丁美洲最大學府之一的聖馬科斯大學。廣場往南行到達博洛格內西廣場,這兩個廣場之間寬闊的街道是新城的商業中心。新城的博利瓦爾廣場周圍有許多博物館。利馬近郊還有著名的秘魯“金子博物館”。
當時人在秘魯的時候我其實是搞不清楚方位的,等到要寫遊記查資料才了解當時大概走了那些地方,第一天去參觀農產品展覽的地方就是靠近聖馬丁廣場,來來回回看到那個聖馬丁雕像好幾回,就是沒想到要拍個照。
大廣場最明顯的建築就是大主教旁邊的大教堂La Catedral,秘魯也有地震,而且震級都很大,所以這個大教堂也因地震受損好幾次,現在看到的樣子是1758年重建的。
大廣場中間,觀光客很多,又逢星期六一堆人。
很巧的也遇到大教堂裡面舉辦婚禮,會在那裏辦婚禮的一定不是有錢就是有勢的吧,只可惜我沒能把新郎新娘拍清楚,新郎帥帥的而且很高挑,新娘我沒看清楚,這對新人剛好從教堂出來外面很多人圍觀加上又有攝影師在拍攝,等我擠到前面新人就準備要上車離開了。
不知道平常可不可以進去教堂裡面參觀拍照,反正我趁混亂混進來拍一下照,然後趕快閃人。
出國也不算少,大大小小的廟宇教堂也逛了很多,我覺得祕魯的天主教堂裏面多了很多木雕的神像,壁竈也多是木製。
不曉得算不算受到哈比人的影響,這一趟秘魯之旅下來,加上回來看文獻寫遊記,我對天主教基督教更加反感,過去這些西班牙人或是更早的十字軍東征以宗教之名,卻行暴力之實來脅迫他人信教並且以武力來鎮壓霸佔別人領土,並用民脂民膏來建造這些金碧輝煌的教堂養肥那一些偽善的主教傳教士。但是久而久之秘魯人也多半信奉天主教,對於過去慘痛的歷史只說討厭西班牙人討厭阿根庭人,對於宗教這一部份卻不再質疑。
離開大廣場往總統府和大教堂中間的一條路走,就看到這個秘魯文學館Casa de la Literatura Peruana,入內免費,廁所也很乾淨(我得承認當時我還得跑廁所就是了),只是都是西班牙文解說我看得很吃力加上都是秘魯本土的文學家,根本很陌生,哈比人花了很多時間一間一間展覽室看,只對我說201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是頒給秘魯人Mario Vargas Llosa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文學館裏面的裝潢佈置很明亮融合現代風和巴洛克風,每個展示間都是在介紹不同時期或主義的文學家,例如浪漫時期或是寫時主義等等,也有介紹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牆上的畫。文學館分成二層樓,一樓和地下樓。
一樓的中間為圖書閱覽室。
逛完哈比人也不知道能去哪裡,就結束了市區的短暫導覽,然後回到姨媽家,準備跟Rudy夫妻還有另外一對夫妻也是表親,一起去見識見識夜店。哈比人一直說他是不去夜店的,認為去夜店都是不太正經的人去,還跟我交代明天要見他的教授不能提說我們去夜店,會讓他的教授印象不好。
我搞不清楚我們的方位,只知道這區全都是舞廳夜總會,到處人滿為患,比較特別的是,通常一家夜店裏面會分三四樓,每個樓層有不同的音樂,例如有的一樓是電子樂二樓是搖滾樂三樓為拉丁音樂,門票為10索爾,可以換一杯飲料,三個樓層隨便你去,也有些是唱KTV的地方。熱門的舞廳多是大排長龍,我們跑攤跑了二家,第一家先是聽搖滾樂,後來跑去另外一家跳拉丁舞,掃興的哈比人一直想要走,說隔天得去見他的教授,好讓我跟他聊聊他的名字。因為這位教授二分之一血統是中國人,姓趙,要我分析一下他的姓氏怎麼來的。
參考資料: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1/13/content_2455597.htm (註一)
維基百科
DK Eyewitness Travel Peru
- Sep 18 Sun 2011 01:10
秘密地去很魯的地方:利馬Plaza del Armas(十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